文章目录:

1、北京一女子做完双眼皮手术后“连睁眼都困难”,一审获赔70余万2、人努力天帮忙,北京解渴了,地下水复苏了3、北京文化守护人|故宫文物修复师:把文物完美地交给下个600年

北京一女子做完双眼皮手术后“连睁眼都困难”,一审获赔70余万

3月15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双眼皮修复”手术失败引发的医疗美容纠纷,医疗美容机构因虚假宣传、诊疗不当,当庭被判赔偿70余万元。

李女士今年34岁,曾经做过双眼皮手术,但对效果不满意。2017年,李女士想继续通过医美调整一下。李女士说,她在网上以“双眼皮修复”等关键词进行搜索,页面前三条,全是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的推介。在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主页,“排名第一的眼整形修复医院”“医学博士王某某,专注眼整形修复四十年”的宣传标语十分诱人,李女士心动了。

2017年4月,李女士花了7.9万余元,在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进行修复手术。术后,李女士的双眼皮上不仅增添了新疤痕,连睁眼都觉得困难。2018年3月,李女士在幻颜医疗美容诊所,再一次进行了修复手术。李女士说,前前后后自己没少吃苦,可最终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美容不成反遭毁容。无奈之下,李女士将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诉至朝阳法院,索要各项损失90余万元。对于李女士的诉求,被告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表示不认可。

庭审期间,李女士申请了伤残等级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鉴定结论显示:李女士眼部遗留疤痕、眼睑闭合不全,属伤残九级;鉴于医方的过错行为,尤其沟通上的不足,直接影响就医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建议医方占主要原因。本案的主审法官于婷说,这两份鉴定结论,是本案判决的重要依据。

记者注意到,本案中的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曾用名是北京来美安医疗美容诊所,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法治进行时》栏目就曾多次报道过与北京来美安医疗美容诊所有关的案件,案情几乎雷同,都是患者认为诊所的修复手术存在过错,要求赔偿。近年来,因为美容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2016年至2020年,朝阳法院就审结医疗美容纠纷案件195件,从被告方看,涉诉医疗美容机构共77家,这其中,因违规发布广告、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的有46家。

经审理,法院认为,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存在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李女士的要求,三倍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同时,鉴定显示,北京幻颜医疗美容诊所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应对李女士的损失承担主要赔偿责任。3月15日,朝阳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北京幻颜医疗美容机构赔偿李女士三倍损失23万余元,同时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47万余元。

判决结束后,朝阳法院向国家卫健委提出司法建议,建议修订完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责罚条款,提高罚款上限,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坚决吊销取缔,对严重违法的相关单位或个人实行终身禁医制。

(来源:《法治进行时》)

来源: 景德镇南河公安

人努力天帮忙,北京解渴了,地下水复苏了

人努力天帮忙,北京解渴了,地下水复苏了

地下水长期超采局面得到改变,平原区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近10米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河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曾经泉源遍地、河流纵横,但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地下水位因超采、气候等因素呈现加速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平均埋深7.24米下降到2015年的25.75米,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

对很多北方城市而言,地下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来源,过去几十年中,地下水在北京城市用水中始终超过半壁江山的分量。地下水的超采,令人揪心的地下水漏斗区,无疑是首都城市安全和饮水安全的极大隐患!

幸运的是,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建成通水,大量“南水”源源不断供给北京市民,也滋润了饥渴的大地,极大地改变了地下水的超采局面。

七八年过去了,“南水”对北京地下水的影响如何?那些干涸的泉眼“复活”了没有?那些断流河道有水了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进行了调查。

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回升,超采区面积比2015年最严重时减少82%。不少曾经干涸的泉眼复涌了,市民家门口的“沉睡的河道”又“活”起来了。

地下水,这个北京的“隐藏资源”正悄悄地恢复生机。

81处泉眼复涌见证地下水“复苏”

自2021年汛期以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的一个小变化让村民老范开心了很久:村里干涸多年小河道复苏了,潺潺流水给村里的风景增添了一份秀丽。

而在几十公里外的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境内干涸多年的泉眼恢复了生机,汩汩泉水从泉眼喷涌而出,汇入河道,连续十个月水流不断。

“这个泉以前几乎没什么水,也就汛期能稍微多一点。”对于“意外之喜”,大榛峪村村民贾金有格外高兴,复得的水源方便了生活,美化了环境,为村里迎来了写生的学生和民宿客人,“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了!”

根据北京市2021年汛期泉水摸排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9月30日,北京市共有81眼泉水表现出复涌迹象,复涌泉水占摸排总量的11.1%。在怀柔区,36眼复涌的泉水中有14眼至今仍在涌水。

泉水又被称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复涌的泉水也折射出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据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自去年以来,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累计回升5.75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29.4亿立方米。

北京市的地下水因何而复苏?据北京市水务局介绍,北京近年来降水条件相对稳定,特别是2021年的“超长汛期”降雨颇丰,为北京市地下水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帮忙”之外,还有“人努力”。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科长白国营介绍,2014年底“南水”进京后成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为地下水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多类外来水的支援下,北京完成了永定河、潮白河等多条流域的生态补水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砂石坑、蓄滞洪区、河道水网回补地下水,推进河流沿线地下水水位回升、储备能力提高。

此外,北京市近年来还通过严控地下水开采、强化重点领域节水、做好水源置换等方式,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对地下水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陈莹介绍:“北京市地下水开采量已经从2004年的约27亿立方米下降至现在的约13.5亿立方米,减少了一半。”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9.64米。根据北京市水文总站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北京市3月中旬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30米。“目前北京市平原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仍处于近年来同期最高水位。”白国营介绍道。

科学应对地下水“欠账”

人类逐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北京历史上水资源极为丰富,泉眼众多,河湖广布,但前些年因超采、气候等因素,地下水一度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平均埋深7.24米下降到2015年的25.75米。

而随着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建成通水,大量“南水”进京,北京的水危机才得到缓解。

“地下水资源除了生产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战略储备价值。”陈莹指出,地下水超采会威胁到地表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诸如湿地面积减小、植物资源减少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地下水过度利用还会削减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储量,严重制约城市未来的发展,威胁用水安全。

尽管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地下水水位回升,但在白国营看来,北京的地下水总体上仍处于“还历史欠账”的阶段。

例如,目前北京仍有109眼泉水处于干涸状态,一些山间的小流域仍存在断流状态,难以实现对周围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陈莹认为,地下水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北京的地下水尚未达到采补平衡的状态,地下水储备与北京的战略需求相比仍显不足,因此地下水资源需要进一步涵养与合理开发利用。

“我们既应该补好历史‘欠账’,也得结合城市发展情况科学管控地下水水位。”针对目前北京地下水的情况,不少业内人士与专家提出了看似“矛盾”的建议。

考虑到历史“欠账”,地下水位是否越高越好?答案是否定的。白国营说,在一些地下水丰水区,过度回升的地下水会造成地下空间渗水,甚至建筑失稳的问题。因此在北京市水文总站定期发布的地下水动态情况通报里,总会附上“密切关注地下水动态信息”“做好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等服务提示。

陈莹介绍,地下水位升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自然降水、地下水补排、开发等因素息息相关。水利部门在进行地下水修复工作时,要结合不同区域的情况,参考多年数据精细化制定地下水恢复目标。“地下水水位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到城市的安全,因此合理水位管控工作至关重要。”她说。

让地下水被公众“看得见”

2014年“南水”进入北京以来,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达到150立方米左右,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还是摆在人们面前:作为首都,北京仍是一个特大型缺水城市。

为此,北京市制定了最为严格的用水“红线”。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伊锋在近期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到“十四五”期末,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以内,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年开采量力争降至14亿立方米左右。

可以预见的是,北京地下水修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开源,节流更是当务之急。提升公众对北京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切实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家住北京市延庆区的贺玉凤是远近闻名的“环保奶奶”。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在延庆区的母亲河——妫水河边捡拾垃圾,保护河湖环境。在她看来,公众爱水护水的意识正在不断被唤醒。

“以前我捡垃圾,别人总说我‘闲得没事干’,现在不仅没人说了,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河边也很少看到垃圾了。”谈到游客们河流保护意识的提升,贺玉凤非常欣慰。

区别于地表水,地下水由于深埋地下,公众对其变化缺乏直观感受,因此了解度和关注度相对较低。“使用水井的农村地区还能通过水的深浅感知一下地下水,在更多使用自来水的城市里,很多公众对于地下水是没有概念的。”白国营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万金红认为,如同地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修复与保护中,公众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加强地下水知识科普,让公众理解地下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就目前而言,我国还缺乏系统的水常识教育,爱水护水的理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如何提升公众护水意识?陈莹认为应该让地下水从“看不见”的水变为“看得见”的水,让大家从思想与行动上关注地下水、爱护地下水。她建议,以《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抓手,利用各类网站、媒体等加大对于法律法规的解读,积极引导公众形成思想和行动上自觉。

政府部门加大地下水信息公开力度,也是让地下水“看得见”的重要方式之一。据白国营介绍,北京市已有相关部门开展专门的地质科普工作,北京市水文总站也从2020年开始定期在网络上公布地下水监测数据,向公众介绍地下水信息,经过积累逐步形成了一些“粉丝”。

“我们每个月都能接到许多咨询电话,这也从侧面证明,一些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隐形’的水资源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白国营说。 (记者涂铭、田晨旭、李春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北京文化守护人|故宫文物修复师:把文物完美地交给下个600年

2022年3月,故宫文物医院织绣修复室,织绣修复师陈杨在用真空高压液态过滤吸尘器给清代的缂丝花鸟图槅扇心除尘。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历史悠久的传统文物修复技艺、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众多从事各类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共同组成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修复团队。

故宫文物医院坐落在占地72.4万平方米的皇家宫殿里,拥有以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青铜器修复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代表的10多个门类的保护修复专业队伍。多年来,许多国宝在这里得以延年益寿。

今年夏天,香港女生张仲倩在故宫度过了充实的一个月。

她在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监测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东西六宫外檐门窗专项调查与评估工作。“绛雪轩门窗为楠木本色不加油饰,与柱、框、梁、枋的斑竹纹彩画相得益彰。”一个月时间,张仲倩已经对故宫的门窗形制有了一定了解。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军曾介绍,为了实现故宫世界遗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自2011年起,故宫博物院开始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项目的系统建设。

监测团队确立了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中心的监测框架,将文物建筑、室外陈设、古树名木等遗产要素和影响要素纳入监测范畴,对传统匠艺“八大作”,即“瓦、木、石、扎、土,油漆、彩画、糊”的研究、保护与传承,也在有序展开。

随着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宫廷钟表、漆器、宫廷织绣等文物的修复成功“出圈”,人们发现,有这样一批人,在为故宫600年的传承默默贡献自己的技艺和青春,只为把故宫的文物完美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择一事,“钟”一生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之后,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收获了许多“铁粉”,网友称他为“故宫男神”。

故宫的文物钟表修复室在被称为西三所的小院里。1977年,在故宫文物修复厂老厂长的带领下,16岁的王津第一次走进这座小院,一干就是40多年。

2018年10月,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在钟表馆前签名售书。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们家从曾祖父到我,几代人都在故宫。我印象中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进宫,还在神武门广场看露天电影。1972年前后,因为帮病休的爷爷来宫里办些领工资、领物品、交看病单的事,往来宫中就比较多了。1977年爷爷去世,我只有16岁,院里照顾我让我接班。当时文物修复厂没有年轻人,钟表室就剩两个人,岁数也比较大,我就被师父挑上了。”王津说。

师父要求严格,做学徒头一年不能接触文物,王津便拿出家里的闹钟,大着胆子拆了再装上,研究控制闹钟走时的零件如何运作。第二年,王津独立修复了第一件文物,是一座小型的座钟。王津回忆,“之前都看过师父修,自己上手找到问题,实在琢磨不透才去问,慢慢就熟练了。”

1981年,入门四年后,王津才修复了第一件比较重要的文物,一座清代三角木楼钟,有七八十公分高,一个机芯带着三面表盘走针,修复完组装好就拿给师父看,“得了他一句,搁那儿吧,再拿一个新的活儿,就开心得不行”。

故宫修钟表的行当虽然一直没断过人,但王津师爷那辈最终就剩一人,师父那辈最后只剩两个人,到了王津这代有3人,2006年后的十多年,只剩他和徒弟亓昊楠。“从1977年到2017年的40年中,我只招到一个学生。前后也招过两批,面试都过了,孩子都没来报到。”

《我在故宫修文物》火“出圈”后,很多人慕名而来,想拜王津为师,甚至一个在芬兰博士毕业的,放弃了国外的工作来故宫。这让王津很欣慰,感觉后继有人。这些钟表大多来自西方,新来的年轻人外语很好,可以找到更多的国外资料。

对于自己受到的关注,王津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故事,能够让社会看到“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一针一线“缝补”历史

在故宫西侧院墙内的文物医院内,有一个全部由女性成员组成的修复组——织绣修复组。织绣修复组共有5人,“绣娘”不仅要掌握文物修复知识,还要熟悉各类织绣工艺技法,宫里的织绣文物经由这些专业修复师修复后,焕发出新的生命。

2022年3月,故宫文物医院织绣修复组的五名“绣娘”。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清代缂丝花鸟图槅扇心、刺绣花卉山石图炕罩槅扇心、清道光黄色缂丝勾莲庆纹方凳垫、清康熙蓝色缎绣打籽绣金边孔雀纹葫芦式荷包……这些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文物,经过几位姑娘的手重获新生。

称她们为“绣娘”再合适不过。在修复过程中,她们会使用藏针、跑针、铺针等修复针法,这就要用到各种型号的修复针,有的修复针十分纤细,正常丝线得劈开八份才能穿进针鼻。她们在缝补的时候都是遵循文物修复中的可逆原则,对织绣文物,她们并不会在文物本体上直接缝制,例如在丝线脱落部分罩丝网,再用生丝钉牢脱落丝线,最后缝合包覆层进行加固和衬护,同时避免缝到文物。

这个组成立时,就没有男生报名,所以轻活儿重活儿都由这些姑娘承担。她们不能做美甲,时不时就要涂护手霜。这是因为织绣文物大部分都是娇贵的绫罗绸缎,如果手部粗糙很容易剐线,美甲的指甲太长容易剐蹭,化学成分也对文物保护不利。

陈杨是修复组第一批“绣娘”,她2004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故宫开始织绣文物的修复工作,并专门去南京学习织机的使用方法,“只能做一些小的,要是太大了,我们几年都不用干别的了。”

王旭2007年到织绣修复组,“这些织绣文物太美了,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修复它们,真的很自豪。”王旭坦言,由于织绣品脆弱、不易保存的特性,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每一次触摸都要无比小心。一点一点清理灰尘、一块一块抚平褶皱。她觉得,做好这份工作要有耐心,有敬畏心,还要有“医者仁心”。

2022年3月,织绣修复师王旭在给一件清道光的黄色缂丝勾莲庆纹方凳垫除尘。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重拾失传烫样制作技艺

烫样,是清代工匠用来表达建筑、内檐装修、家具等设计方案的纸质模型。在宫殿建造之初,古代工匠们会制作“烫样”呈给皇帝审阅,皇帝依据“烫样”提出修改意见。著名的宫廷建筑设计世家“样式雷”,为各类营造工程制作过许多烫样,遗憾的是绝大部分都未能保留下来,烫样制作技艺也近乎失传。

“乾隆花园”今天故宫“珍宝馆”所在的区域,是乾隆皇帝为自己修建的养老之所。乾隆花园共有四进院落、27座主要建筑,萃赏楼、符望阁、倦勤斋、碧螺亭等著名建筑都在其中。根据档案记载,当时内廷造办处的工匠在乾隆花园的设计阶段,曾制作过不止一套的完整烫样。

2019年,工作人员在乾隆花园进行现场修复作业时,在第三进院落“萃赏楼”的墙体裱糊层中,意外发现了几片珍贵的烫样残片。研究人员判断,这些残片正是来自乾隆时期制作的萃赏楼烫样。门窗位置、大小、吊顶高度,种种细节与实体建筑上的实测数据一一对应。

“它是在木板墙和地仗之间发现的,地仗我们能够判断是早期的,再加上上面裱糊的纸张,它的样式是明显的乾隆时期风格,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些残片是乾隆时期的东西。”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说。

“萃赏楼”烫样残片提供了可与档案印证的宝贵实物证据,让大家燃起了复原整个“乾隆花园”烫样的希望。根据残片,工作人员发现了烫样比例、“合背”、假山制作工艺等关键信息。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故宫工作人员终于掌握了失传已久的烫样制作技艺,成功复原乾隆花园烫样。

方寸之间,故宫建筑的细节随着烫样的复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时间的长河中,众多故宫文物保护修复者正是如此通过一物一瓦、一针一线的修复,延续着故宫的历史。

《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之后,曾有人问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文物修复师的工资涨了吗?答案是,他们的工资没涨,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报名到故宫修复文物的人数有所增长。单霁翔说,人们看不到修复工作的复杂过程,但是我们问心无愧,因为我们秉持了一个理念,就是为未来保护今天。

新京报记者 郭薇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高档断桥铝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