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自2015年年初,北京市农业局联合北京市发改委、园林局、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秸秆及园林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全利用、严监管”的原则因地制宜,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利用等多维度的、创新的工作方式,将秸秆综合治理工作真正推广到农民身边。

11月9日,雾霾如往常一样萦绕在北京的天空,大兴区青云店镇西鲍村秸秆加工有机肥厂厂长高振的心情也如同雾霾一样。这一天,他又派出30多人到青云店各个村里去“捡漏”,谁家的玉米秸秆留在地里就让人收回来。加工厂不仅要负责将农民送来的秸秆、树枝加工成肥料,还要负责整个青云店镇49个村的秸秆清理工作。高振说:“我们用身体力行向农民宣传秸秆加工的好处,我们身上肩负的是首都蓝天。”

截至11月底,根据环保部环境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日报和气象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日报,北京未发现火点。这是北京决心进行秸秆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北京市农业局按照“调结构、转方式、全利用、严监管”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面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杜绝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调整山区农作物种植:改种薰衣草,收入更多

秸秆综合治理的难点之一,就是北京13.5万亩不能机械化作业的山地。一些专家在采访中表示,对于山区农民来说,无法将秸秆还田,又运输困难,一把火烧了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这13.5万亩山地,分布在北京延庆、怀柔、密云、平谷、房山、昌平、门头沟七个区县。针对13.5万亩山区半山区不可机械作业地块,北京市决定从2015年起,用2—3年时间有序调减粮食作物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牧草、花卉、中草药、蔬菜产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从源头上解决山区半山区秸秆焚烧问题。

从今年开始,七个山区区县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通过调减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和蔬菜、花卉等措施减少秸秆总量,减轻秸秆禁烧难度。农艺部门从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在种子、肥料等方面给予补贴,农机部门积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农机农艺融合,有力地推进了山区半山区的种植结构调整。

在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去年还在种植玉米的丘陵山地,已经变成了香草园种植基地。“今年在县农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积极打造800亩香草园,种植香草300万株,包括薰衣草、马鞭草、鼠尾草等十余个香草品种。”蔡家洼村副书记张绍德介绍,“300万株种苗就价值300万元,全部由县农业服务中心免费提供;另外配套的草坪机、绿篱机、打药机、割灌机等机械又补贴了30余万元。”

2015年,全市已调减山区半山区玉米种植面积5.4万亩,结构调整完成比例达到40%,有力地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

转变发展方式:秸秆转变为“食品”

玉米秸秆产量大,全部粉碎还田需要机械处理的环节多、难度大,为此,2015年起,北京市积极转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加大种养业结合力度,全市2015年玉米青、黄贮饲料面积达到了35.4万亩,比2014年增加了近10万亩,基本全面满足本市奶牛青、黄贮饲料供应。

为了发展青、黄贮种植,北京市农业部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通知》,并多次召开协调会,实现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与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的对接,促进了青贮种植。加强了玉米秸秆黄贮技术的推广,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减少秸秆的产生量。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干玉米秸秆打捆作业,并销售给养殖企业,转化为秸秆饲料。

延庆县2015年引进了自走式秸秆捡拾打包机,将田间地头不能机械化收获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打包用于加工黄贮饲料,今年该县生产加工的黄贮饲料,部分已经辐射销售到周边河北地区的畜牧养殖场。

推进肥料化利用:8分钱一斤,农民舍不得烧

“我们回收秸秆8分钱一斤,农民哪里舍得烧秸秆?”高振说。

除了还田和饲料化利用,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经过生产还可以能源化、基料化利用。高振的秸秆肥料加工厂每2—3个月就能生产出400多吨的肥料,出售价格为40元/吨。凭借着周边好几个果木培育基地的地缘优势,肥料一出厂就销售一空。

除了自己派人去青云店镇回收秸秆,很多农民也开始了收集秸秆的营生,加工厂以8分/斤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回收秸秆,而且没有扣杂费用。“青云店镇玉米收获期大概是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下旬,在收获高峰期,有的农民一天最多就能赚900元。”高振说,“无论农民送来的秸秆含多少水分,我们都不扣杂,一律8分钱一斤收购,农民有了积极性,就不会选择烧秸秆。”

除了大兴区的秸秆加工厂之外,北京还有几家秸秆加工厂,它们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的特点,收集秸秆和园林废弃物,生产肥料。位于顺义区的北京奥格尼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园区、种植户+农机合作社+有机肥加工厂”模式,除了收集周围乡镇的玉米秸秆外,还收集周围设施园区的废菜叶、废藤蔓等废弃物,并通过与金鑫肉牛养殖场等合作,收集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很好地解决了有机肥生产的原料收集、运输难问题,经发酵等工艺,制作有机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每年可处理利用秸秆2.4万吨。

2015年,全市29.8万亩小麦秸秆已全部实现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全市115万亩玉米秸秆有90%以上实现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

补贴:买流水线省了170万

2016年,高振的厂子里就会有两个流水线,用于有机肥的生产。当前,厂子仍然用最传统的方式,把秸秆平铺在晒场上,堆积,发酵再粉碎造粒。而有了流水线后,从翻倒、烘干,再粉碎,造粒,装袋,肥料加工一次性完成。且两个流水线一个月就可以生产300吨肥料。“传统制肥2个月能生产400吨,有了流水线,2个月能生产600吨肥料。”高振说。

高振能一次购置两个流水线,还多亏了购机补贴政策,原价340万元的生产线,补贴后只要170万元。“我买一个流水线省下了170万元。”高振说。

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今年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对农作物秸秆处理和综合利用机具给予了重点倾斜,确保农民能够用得上机械。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秸秆处理和综合利用机具的调查,积极向农民宣传秸秆禁烧和补贴政策,提高农民购机的积极性。2015年北京市通过购机补贴政策补贴的大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青贮收获机、秸秆打捆机、深松机、秸秆粉碎加工设备、骑乘式割草机等秸秆处理和综合利用机械达到578台,补贴资金达到3550万元。“三秋”期间全市投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机具达到2600余台。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部分区县在市级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补贴力度。密云县、延庆县、怀柔区各投入区县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万元、200万元、106万元;部分区县对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收集打捆作业环节进行补贴,平谷区率先在春耕生产前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对本区县直立秸秆进行粉碎还田作业,并按80元/亩进行作业补贴,拔掉了“钉子户”,减少了焚烧隐患;延庆县、怀柔区、密云县加大对秸秆收集打捆作业环节的补贴(每亩补贴40元),三个区县累计作业补贴资金达338万元。

秸秆还田:还田后要深翻才能行

北京市农业局农机化管理处处长翟金津表示,农田作业产生的秸秆60%要还田。

今年,北京市继续推广农机“一条龙”作业,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对机械收获玉米播种小麦的地块,全市普遍实行农机“一条龙”作业模式,即“玉米机械收获带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二次进地粉碎秸秆→机械重耙、旋耕→机械播种冬小麦”,确保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和冬小麦的播种质量。

“我特别希望每一块秸秆还田后的土地都能深翻一遍,只有深翻了,秸秆才能真正被翻到地下,与土壤结合,发挥还田的作用。”高振说,“同时,也防止秸秆还田之后,人为点火燃烧的可能。”

严监管:加强秸秆禁烧督导

为了搞好监管工作,北京农业局联合北京园林绿化局、北京环境保护局、北京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按照《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禁烧联合工作机制》的要求,积极开展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执法联合行动,确保发现火点有人管、接到举报有人查。

同时,北京市农业部门向有关区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度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工作考核的通知》,督导有关区县政府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各区县共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督导检查929次,出动检查人员6080人次;大力组织开展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累计发放禁烧宣传材料18.428万份,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知识培训1400人次;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的区县综合利用率今年也达到了95%。通过多项措施“疏堵”结合,确保了本市农作物秸秆实现全面禁烧。

根据环保部环境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日报,截至目前,未发现北京市有农作物秸秆焚烧火点。

高端隔热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