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铝合金门窗安装师傅电话
文章目录:
1、北安市城区道路提档升级换新貌2、知识更新素养提升高校培训营助力大国工匠成长3、高校培训营助力大国工匠成长
北安市城区道路提档升级换新貌
说起北安市庆华南二街的变化,家住庆华棚户区的王大爷算是“见证者”:这条路原来只有六七米宽,坑洼不平,还连接菜市场,附近有小学和幼儿园,每天上学放学和上班下班的时间都会发生拥堵。现在我每天都来看修路的进展,一天一个样,看着心里都亮堂,这回送孩子上学再也不怕堵车了。
北安市于6月18日开工对庆华南二街庆华路至庆西路进行改造,该工程道路长度440米,面积4640平方米,新建沥青砼路面1560平方米,沥青砼罩面3080平方米,铺装步道板44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1盏。截至目前,已完成水泥稳定沙砾垫层1760平方米,工程预计7月末完工,完工后道路可达10米宽。
为进一步优化道路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今年北安市道路工程计划投资5524万元,新建街路3条,续建金街道路1条、维修街路2条、硬化裸土巷道5条,总面积40570平方米。计划投资650万元,完成全市破损路面、排水设施维修。新建工程包括新建深圳路黄山街至华山街,目前已完成部分拆迁,近期即将开工建设;黄山街南京路至重庆路工程于7月1日开工;启民街环路工程,目前完成山皮石垫层;金街续建工程,今年5月10日开工,目前正在铺砌面包砖。乌裕尔大街南京路至上海路维修工程,道路长度300米,面积7500平方米,沥青砼罩面7500平方米,目前已完工。目前,北安市已完成龙江路、乌裕尔大街等人行步道板维修5500平方米,沥青路面罩面维修5000平方米,路边石维修2200米,龙江路、乌裕尔大街、和平街、上海路、北京路、深圳路等灌缝维修50000米。
知识更新素养提升高校培训营助力大国工匠成长
【关注大国工匠培养】
开栏的话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与此同时,产业工人“上清华”(培训)的新闻也频上热搜。
如何将产业工人培养成大国工匠?怎样推动并优化大国工匠的培养与成长体制机制?很多相关问题值得探究。本期起,本版推出“关注大国工匠培养”系列报道,与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家长学生一起聚焦现状、展开探讨。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向周宇
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启动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从全国推选出220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生产现场,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计划用2年左右将他们培养成新的大国工匠。9月,培训营开班,学员们正式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记者了解到,该培训营在时间设置上颇为灵活。220人分为四个班,每班各制订三个阶段的学习计划,每阶段为一周,大家可以根据工作安排选择合适的班次。例如,北安时代创新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陶建伟加入的是三班,10月份刚完成第一阶段培训,第二阶段培训在12月初,第三阶段则在明年4月份。
产业工人进入高校接受培训,为何成为大国工匠炼成的重要一课?今后,产业工人“上大学”能否成为常态?
突破经验思维局限,形成系统创新方法
在清华培训营里,“人民工匠”许振超授课后,一本本笔记递到他面前“求签名”;进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各类模具、车床,令产业工人们连连惊呼:“太熟悉,太亲切!”
听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刘辛军的授课,学员们随即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在那里汲取着科技前沿的养分。在陶建伟看来,学员从事行业各异,参加培训营并非为了学习某项具体技术,而是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理念,这也是成为大国工匠的必然要求。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实训学习。王正摄/光明图片
“产业工人‘上大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汤霓告诉记者,这是推动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技能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工人不仅需要过硬的操作技能,更需要掌握现代科技理论知识,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跨界交流,促进产业工人‘技能+知识’的双重提升,不断拓展视野格局,帮助他们突破经验思维的局限,形成更系统的创新方法。”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益权对此举很认同。他说,产业工人进入高校接受培训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链,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创新。“更重要的是,此举能推动形成‘干中学、学中干’的良性循环,促进技能迭代升级、技术更新提速,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
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说,大学教育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与传授技能,应更注重价值观的培养。系统学习工匠精神的理论背景和时代意义,能帮助产业工人从操作工向技术专家过渡。“许多优秀的产业工人可能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机会,难以突破职业发展瓶颈。而接受此类教育培训,不仅能使他们的价值得到肯定,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技术型岗位,为社会积累稳定而优质的技能人才储备,从而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人才体系。”
“产业工人‘上大学’,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建立更加灵活包容的学习体系,也为高校带来鲜活的实践案例,促进高等教育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汤霓说。
坚持“需求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听课、听讲座、参观考察这些“统一行动”,正在清华学习的学员们还需完成其他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即创新课题攻关。
据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高端装备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郭东妮介绍,开营前,每个人都被要求带着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课题前来。班里50多人,按大致领域分为七八个“攻关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题,并请清华老师来评审、提意见。
由于学员课题侧重于工程和科技实践,部分课题特别是几个制造“大国重器”重点企业学员的课题,本就属于当前清华相关院系的重点科研领域。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主任、大国工匠培育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忠义介绍:“清华相关院系教授对学员课题内容并不陌生,相互交流也给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重大课题带来了可能。”
“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员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并在培训中对接需求,以形成‘有组织科研’的合力。”唐智彬说。
11月2日,一场职业技能竞赛在中铁十一局西(安)延(安)高铁阎良铺轨基地举行。新华社发
产业工人“上大学”益处多多,但也应注意在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汤霓提醒,应充分考虑产业工人学习特点和时间安排,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以便产业工人平衡工作与学业,保证学习延续性和成效性。“培训切忌过分强调学历文凭却忽视实际能力的提升,课程设置要避免简单照搬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坚持需求导向,真正解决产业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唐智彬也认为,产业工人大多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在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时可能面临一定困难。“另外,当前政策框架还无法全面覆盖所有产业工人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工人获得高质量教育资源相对容易,而在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高校数量有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工人在谋求继续教育时面临更多困难。”
“为避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工人的工作及所在行业脱节,应当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建立产业技能需求、创新成果、师资队伍等多维匹配的产科教融合平台;为避免培训目标错位、培训方式雷同、培训效果不彰,应加强对后续创新成效的持续性跟踪,探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区别于常规性技能提升和社会培训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方益权说,可考虑稳步扩大承担培训任务院校范围,特别是加大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和高水平职业院校吸纳力度,为产业工人提供多样化培训选择。
“专项行动”转为“常态机制”,政策支持体系不可少
产业工人“上大学”,未来能否成为常态?
“国家顶层设计已出,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产业工人‘上大学’应当也必须成为常态。”方益权说,目前紧要的是,如何持续健全完善这一制度。
“从‘专项行动’转变为‘常态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必不可少。”汤霓建议,将产业工人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专门法规政策,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入、个人分担的多元投入机制支持产业工人教育;同时,完善税收优惠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产业工人教育的投入。
“各地应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激励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工人培养培训的资源投入。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院校,应整合教育资源,将产业工人培养培训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遴选标准、培训目标、课程组织等方面试点探索,为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推进产业工人培训做足准备、打好基础。”方益权说,企业作为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应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用足政策红利,主动对接高校整合利用资源,不断扩大技术工人培训覆盖面。
汤霓表示,应形成常态化的需求对接机制,即建立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梯次培养布局,确保产业工人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定期评估产业发展对知识技能的新要求,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变革及时改变和优化培养方向。“此外,应健全发展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产业工人学习成果与职业发展、待遇提升紧密挂钩,为完成学业的产业工人提供明确的发展通道,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从制度层面来说,应以统一职业资格认证框架统筹工人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培训,实现工作与学习有机衔接,推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资格和实际能力的氛围,通过制度完善激活工人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享受学习型社会红利。”唐智彬表示,未来应进一步简化产业工人“上大学”入学流程,提供灵活的入学时间和学习方式,这也是助其获得良好教育机会的关键措施。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9日 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高校培训营助力大国工匠成长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高校培训营助力大国工匠成长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与此同时,产业工人“上清华”(培训)的新闻也频上热搜。
如何将产业工人培养成大国工匠?怎样推动并优化大国工匠的培养与成长体制机制?很多相关问题值得探究。本期起,本版推出“关注大国工匠培养”系列报道,与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家长学生一起聚焦现状、展开探讨。
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启动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从全国推选出220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生产现场,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计划用2年左右将他们培养成新的大国工匠。9月,培训营开班,学员们正式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记者了解到,该培训营在时间设置上颇为灵活。220人分为四个班,每班各制订三个阶段的学习计划,每阶段为一周,大家可以根据工作安排选择合适的班次。例如,北安时代创新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陶建伟加入的是三班,10月份刚完成第一阶段培训,第二阶段培训在12月初,第三阶段则在明年4月份。
产业工人进入高校接受培训,为何成为大国工匠炼成的重要一课?今后,产业工人“上大学”能否成为常态?
突破经验思维局限,形成系统创新方法
在清华培训营里,“人民工匠”许振超授课后,一本本笔记递到他面前“求签名”;进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各类模具、车床,令产业工人们连连惊呼:“太熟悉,太亲切!”
听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刘辛军的授课,学员们随即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在那里汲取着科技前沿的养分。在陶建伟看来,学员从事行业各异,参加培训营并非为了学习某项具体技术,而是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理念,这也是成为大国工匠的必然要求。
“产业工人‘上大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汤霓告诉记者,这是推动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技能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工人不仅需要过硬的操作技能,更需要掌握现代科技理论知识,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跨界交流,促进产业工人‘技能+知识’的双重提升,不断拓展视野格局,帮助他们突破经验思维的局限,形成更系统的创新方法。”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益权对此举很认同。他说,产业工人进入高校接受培训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链,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创新。“更重要的是,此举能推动形成‘干中学、学中干’的良性循环,促进技能迭代升级、技术更新提速,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
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说,大学教育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与传授技能,应更注重价值观的培养。系统学习工匠精神的理论背景和时代意义,能帮助产业工人从操作工向技术专家过渡。“许多优秀的产业工人可能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机会,难以突破职业发展瓶颈。而接受此类教育培训,不仅能使他们的价值得到肯定,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技术型岗位,为社会积累稳定而优质的技能人才储备,从而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人才体系。”
“产业工人‘上大学’,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建立更加灵活包容的学习体系,也为高校带来鲜活的实践案例,促进高等教育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汤霓说。
坚持“需求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听课、听讲座、参观考察这些“统一行动”,正在清华学习的学员们还需完成其他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即创新课题攻关。
据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高端装备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郭东妮介绍,开营前,每个人都被要求带着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课题前来。班里50多人,按大致领域分为七八个“攻关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题,并请清华老师来评审、提意见。
由于学员课题侧重于工程和科技实践,部分课题特别是几个制造“大国重器”重点企业学员的课题,本就属于当前清华相关院系的重点科研领域。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主任、大国工匠培育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忠义介绍:“清华相关院系教授对学员课题内容并不陌生,相互交流也给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重大课题带来了可能。”
“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员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并在培训中对接需求,以形成‘有组织科研’的合力。”唐智彬说。
产业工人“上大学”益处多多,但也应注意在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汤霓提醒,应充分考虑产业工人学习特点和时间安排,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以便产业工人平衡工作与学业,保证学习延续性和成效性。“培训切忌过分强调学历文凭却忽视实际能力的提升,课程设置要避免简单照搬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坚持需求导向,真正解决产业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唐智彬也认为,产业工人大多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在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时可能面临一定困难。“另外,当前政策框架还无法全面覆盖所有产业工人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工人获得高质量教育资源相对容易,而在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高校数量有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工人在谋求继续教育时面临更多困难。”
“为避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工人的工作及所在行业脱节,应当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建立产业技能需求、创新成果、师资队伍等多维匹配的产科教融合平台;为避免培训目标错位、培训方式雷同、培训效果不彰,应加强对后续创新成效的持续性跟踪,探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区别于常规性技能提升和社会培训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方益权说,可考虑稳步扩大承担培训任务院校范围,特别是加大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和高水平职业院校吸纳力度,为产业工人提供多样化培训选择。
“专项行动”转为“常态机制”,政策支持体系不可少
产业工人“上大学”,未来能否成为常态?
“国家顶层设计已出,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产业工人‘上大学’应当也必须成为常态。”方益权说,目前紧要的是,如何持续健全完善这一制度。
“从‘专项行动’转变为‘常态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必不可少。”汤霓建议,将产业工人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专门法规政策,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入、个人分担的多元投入机制支持产业工人教育;同时,完善税收优惠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产业工人教育的投入。
“各地应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激励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工人培养培训的资源投入。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院校,应整合教育资源,将产业工人培养培训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遴选标准、培训目标、课程组织等方面试点探索,为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推进产业工人培训做足准备、打好基础。”方益权说,企业作为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应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用足政策红利,主动对接高校整合利用资源,不断扩大技术工人培训覆盖面。
汤霓表示,应形成常态化的需求对接机制,即建立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梯次培养布局,确保产业工人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定期评估产业发展对知识技能的新要求,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变革及时改变和优化培养方向。“此外,应健全发展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产业工人学习成果与职业发展、待遇提升紧密挂钩,为完成学业的产业工人提供明确的发展通道,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从制度层面来说,应以统一职业资格认证框架统筹工人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培训,实现工作与学习有机衔接,推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资格和实际能力的氛围,通过制度完善激活工人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享受学习型社会红利。”唐智彬表示,未来应进一步简化产业工人“上大学”入学流程,提供灵活的入学时间和学习方式,这也是助其获得良好教育机会的关键措施。
(记者 晋浩天 通讯员 向周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