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雷焕

在陕西民居中,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地坑窑 (马元社 摄)

土窑洞与黄土高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远在周先祖时期,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诗经》称为“陶复陶穴”。陶穴,即下沉式地坑庄;复穴,即坡崖半敞式窑洞庄。西汉时窑洞造型发展,内部设置更适合人居住,比如烟洞、灶台等都很讲究。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每个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分工,每家分为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修窑庄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使窑洞居室大有改进。此后,数百户、数千孔的窑洞村落大量出现。明清时代,窑洞以安全、文明为目标向前发展,大原上出现了小城堡。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地坑院围起来,以防御兵荒和盗贼,彼时被称为“堡子”,有城门,有高楼子,还有通向外界的地道。正如一首民谣所云:“贵客来到我家堂,休笑我家无瓦房,土窑好似神仙洞,冬天暖来夏天凉。”

关中农村的砖窑洞 (姚忠智 摄)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关中局部、渭北高原和陕北地区,以陕北地区最多。窑洞种类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等,现存的以土窑洞、砖窑洞、石窑洞为主。另外,也可以从建筑形式上分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无论窑洞分为何种样式,圆拱形的结构不变,窑背上也离不开天然保温材料——土。

窑洞宾馆 (雷焕 摄)

自古以来,靠崖式的土窑洞存在时间最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以窑洞为家的人住的都是建造方便、造价低廉土窑洞。建造土窑洞首先是挖地基。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以后,需要把表面修理平整,行话叫作“刮崖面子”。都处理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湿土和的泥性黏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可以再泥。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

土窑洞 (姚忠智 摄)

经过这几步,土窑洞基本挖成。土窑洞的崖面高至少9米以上,内部顶高3到4米,深几米至十几米不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渭北地区农民摈弃了土窑洞,改建新式砖窑洞。砖窑洞不必找9米以上的土崖面,就在平地上挖地基。匠人用石头与砂浆砌起高2米多、宽1米的石头根基,在石头根基上用红砖按拱形弧度箍窑。地基上挖出的土或担或吊至窑背上,用铁坠子夯实,称之为垫窑背。窑洞内部装修依据自身经济条件,可粉刷、可吊顶、可贴瓷砖或铺木地板。窑门窗也由老式的木门窗变为新式铝合金或防盗门窗,窑面墙贴外墙砖,顶部加2至3米宽的混凝土或彩钢瓦防雨顶棚,方言叫“窑沿子”。

陕北石窑洞 (雷焕 摄)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贺秀莲结婚是在生产队饲养室的土窑洞里,贺秀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少安箍新窑洞,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的愿望最终实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陕北以土窑洞为主,之后石窑洞又逐渐代替了土窑洞。石窑,就是用石块、灰沙垒砌的拱形窑洞。窑面石料按尺寸凿方凿弧,砌面讲究缝隙横平竖直,窑面整体平整、拱圈圆缓,合平规范标准。窑顶前加穿廊抱厦,顶戴花墙,尤显大方。窑口安装大门亮窗,窗棂图案有简有繁、花样多变,什么“朝阳四射式”“蛇盘九蛋式”“勾连万字式”、“十二莲灯式”。小窗加玻璃,也有整个门窗安装里外双层玻璃,即可增加室内明亮度,又可加强保温性,也很美观。陕北窑洞在原始与现代、实用与美观之间不断向前,折射出无限魅力。改革开放后,陕北窑洞大多修建石窑,这也是农民逐渐富裕、手头有钱了的最直接体现,可谓做了过去陕北人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农村向着“三眼石洞出面面,砖砌围墙一圈圈,花果林木一片片,瓷砖炕围花边边”的方向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修建窑洞的成本逐年升高,楼房成了年轻人追求的目标,同时,修建窑洞的匠人已近暮年,技艺面临失传。好在,各地相关部门已经有了忧患意识,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窑洞被保护起来,有远见的投资商还将旧日的窑洞重新装修,改成窑洞宾馆,设施一流,让没有住过窑洞的游客体验一把“神仙”瘾。

断桥铝门窗

断桥铝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