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铝门厂家
文章目录:
1、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丨娄底石塘村:生态种养,绿了荒山富了民2、南京:“古”村保护焕“新”颜 三部曲托起石塘“幸福梦”3、台风“格美”靠近温岭石塘:木板加固村民门窗 在建工地增加铁丝网
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丨娄底石塘村:生态种养,绿了荒山富了民
娄底万宝镇石塘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是什么模样?请看来自乡村的一线观察。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系列报道。这些对中国乡村现代化最朴素的探寻探究,正是中国广袤大地追求共同富裕路上最宝贵的经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陈杰 实习生 杨怡晴 娄底报道
娄底城区向南行程12公里便是万宝镇石塘村,这里交通方便,地理优势优越。
村里院落整洁,一步一景。
初入石塘村,随处可见的绿色唤醒许多温暖的回忆,静谧而美好。
位于娄底万宝镇南部的石塘村,是典型的江南丘陵自然村落。就在今年5月,《石塘村志》启动编纂,成为娄底首部纳入“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村志。
一部约30万字、190余幅图片的村志将从基本村情、美丽乡村、村庄治理、文化艺术等角度全面系统的记录“石塘往事”。纸短情长,道不尽的石塘故事一直在续写。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村庄的期待,或许就藏在这个村子身上。
合理规划,每一寸土地都瓜果飘香
石塘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现在正是黄金贡柚成熟的季节。
村民离乡、土地抛荒、村子“空心”,这是石塘村曾经面临的窘境。
2013年,娄星区全面推进群众工作队进村帮扶,村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充满希望、溢满丰盈的沃土。
搭乘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快车,石塘村大力流转土地,鼓励种养大户和产业能人建立合作社,发展精品经果林产业,变“荒山”为“宝山”。石塘村集体创办石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新型生态种养为发展模式,此举不仅打通了土地组、户的界线,同时为集体经济的壮大疏通了“源头活水”。
产业兴旺,形成连锁效应。佰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九江种养专业合作社、真晓农业、丰年农业、天然居等企业纷纷流转荒山,种植黄金贡柚、阳光玫瑰、蜜柚、枇杷、杨梅、红心脐橙、黄桃、草莓。村里的6000余亩山林、2000亩水田,没有一处抛荒。
村集体经济越搞越好,离家的“候鸟”们也纷纷“返乡筑巢”。曾志成回村创办了石塘门窗厂,解决了20名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刘小红成立真晓农业公司,生产的“真晓大米”芳名远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石塘村评为“十好人物”,奔波多处打工的曾龙,见家乡变化,今年也回村盖起了漂亮的别墅......
一套“组合拳”下来,石塘村不仅做活了土地文章,激发了人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重要的是,画出了一幅产业多、营商好、人才兴的美丽乡村发展蓝图。
村规民约,“约”出美丽新石塘
在石塘村,美的不只是风景,还有民风;富的不只是钱包,还有精神。
早在2017年,石塘村就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也让村民们萌发了制定村规民约守民风、树新风、促发展的想法。为了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更具可行性,石塘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大家一起商量、党员带头执行,一条条“约定”就这样“定下来了”,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村子发展的“护身符”。
2020年,在湖南省首届“十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中,石塘村榜上有名,跻身全省村规民约“第一梯队”。不仅如此,石塘村已经连续8年举办践行村规民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在一年又一年的大会中,村支两委干部惊喜地发现,受表彰的学子数量在逐年增加。
在村规民约的引领下,石塘村树立了新风尚、家庭培育了好家风、村民收获了新思想,并且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问题都逐渐成为村民关注并参与的集体行为自觉。“村规民约深入人心,村里人人积极上进,争当‘十好’人物。”石塘村村支书曾金明介绍道。
新鲜血液,汇聚发展新势能
大家齐聚娄星区万宝镇石塘村,共同探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底气。
一直以来,石塘村高度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管理党员、动员党员、发展党员上下功夫,充分整合党员、干部、乡贤等力量,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主力军,共同弹奏乡村振兴“协奏曲”。
石塘村党总支下设两个网格党支部,共有党员85名,村支两委成员4人,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2020年,村党支部坚持以政治标准选贤用能,新的村支两委班子4人中有3人为青年人才,平均年龄降到37岁。一批批“新鲜血液”的加入,让石塘村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11月中旬,一支由9名2022届娄底市选调生组成的调研小组走进了石塘村,他们踏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为村子如何实现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在这群选调生中,就有现任石塘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陆河顺子。陆河顺子是石塘村支两委班子中最年轻的成员,初出茅庐的她正在以新思想、新视角“解锁”石塘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看着年轻的面孔,在村里工作30年的曾金明满是感慨,“这么多新鲜的血液注入到我村,为石塘产业发展积累了新的力量,我相信未来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选调生陆河顺子眼里,石塘村是集齐花园、果园、乐园于一体的家园。
南京:“古”村保护焕“新”颜 三部曲托起石塘“幸福梦”
龙虎网讯(记者 王珠 通讯员 任莉 唐帆 鲍梦雪)人间最美四月天。跟着乡村旅游直通车,来到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漫步其中,宛如穿行在南宋时代的乡间,河水清碧,山脉、村庄、栈道倒映其中,像极了一幅极美的画。道路两侧也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自驾车辆,都赶来一睹这座刚上榜“江苏省传统村落”的小村风采。
图片来源:横溪街道
作为从宋代就建立的村落,石塘村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古井、古塘、古建筑,更拥有连片翠竹3万亩,清丽脱俗、浑然天成……融“颜值”与“气质”于一体,享有“南京小九寨沟”之美名,吸引着游人前来观光。
奏响“古风曲” 唱一首韵味悠长“宋朝歌”
古村落因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更具魅力。据村里的老人介绍,石塘村源于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王氏、程氏为主要宗族,至今仍保有王氏宗祠、王氏家谱等文化遗产,而王氏古井、星满塘等历史遗址也因美丽的传说和作为村庄古老历史的见证者,保留在村庄内部。
“古亭村中望风云,静默老井泉水涌。”走进村南的“王氏古井”,记者看到,古井的位置曾在王氏大院大门前,井口石圈为当地麻石所凿,井深约10米,提桶索印、年轮深刻,距今约800年,在古亭中,像是一位沧桑的老人诉说着来往。
除了王氏古井,据老村民们说,村中水塘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很久以前某日,祖辈看到有一道美丽的浅红色的白光飘落在王氏宗祠门前,一块巨大的黑色圆麻石落下,形成一小坑塘。人们发现,黑色圆麻石半露在水面上。自从天星降落,小塘蓄满清澈丰盛的水,长年从塘埂上溢出。全村人认为上天赐予,用陨石打开云台山的泉眼,池塘泉水是为他们赐福,此塘也被称为“星塘满”,寓意“幸福满堂”。
图片来源:横溪街道
“传说故事为石塘古村增添了很多迷人韵味,历史的沧桑变化感在这里更是增添着一份耀眼的光芒。近日,省里结合传统村落资源串联了八条游赏线路推荐给大家,市里也发放了‘郊游大礼包’,即使是非周末,也会迎来不少市民前来游玩。在这里不仅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大家还能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石塘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奏响“生活曲” 跳一支美丽乡村“欢乐舞”
“别看石塘村风光秀美,它曾经可是个‘偏穷远’的典型山村代表,交通不便,偏远落后。”问起过去的石塘村,当地居民这样形容。为了摆脱“偏穷远”这个帽子,2011年,石塘村抓住全省美好城乡建设启动仪式在石塘村召开的契机,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公共厕所等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工程,成为江宁区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之一。
图片来源:横溪街道
为了更好“塑造”乡村“颜值”,发展乡村旅游,石塘村还在原始建筑上进行保护性的修缮改造,前石塘村以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式皖南徽派建筑风格改造,北面石塘人家以"灵龙卧脊、木格门窗、朱漆黑瓦"式江南民居宋代苏派风格改造,“古”村焕“新”颜。如今,村中亭台阁楼、小桥流水,展现着独特风貌,彰显和传承着千年的经典。
图片来源:横溪街道
“搭载乡村旅游的顺风车,除了对村子进行‘改造’,我们还建成4.7公里长的环村旅游大道、20余个停车场、1385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及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安装了250盏太阳能路灯、指路牌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石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破旧、贫穷、落后的山村已变成城市市民节假休闲的理想之地,集“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全国美丽宜居生态示范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2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于一身。
“生活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了。大家乐得合不拢嘴时,说得最多的是现在石塘村是江宁区农村最漂亮的脸。”65岁的石塘村村民王胜兰风趣地说,对于村里变化,他们打心眼儿里高兴。如今,这里一条条新铺设的柏油路宽敞平整,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渠堤塘边,看不到垃圾。“小欢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奏响“资源曲” 弹一出乡村百姓“富裕调”
“出门靠脚走,种田靠天收”,在2011年之前,石塘村只有64个老人留下来,是远近闻名的空巢村,人均收入不足一万元。这一切都让刚刚就任石塘村党总支书记的郑涛揪心,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利用,对于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村民们顾虑重重,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创业者。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于是郑涛选了两户地理位置较好的贫困家庭,鼓励他们试试,还为每户提供3万元无息贷款。2012年5月,石塘村第一家农家乐“宜成土菜馆”开张一个月就赚了1万多元。村民看到了希望。随后,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来,石塘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使原来萧条的村庄转眼变成热闹景点。
图片来源:横溪街道
找准了“病灶”,自然就开对了“处方”。目前全村367户农户在街道培训与引导下,开设了农家乐135余户、民宿44余户,其他特色产业28户,带动周边就业百余人。“过去山村穷得叮当响,人们都说家有姑娘不能嫁石塘。”石塘村宜成土菜馆王宜成感慨地说:“如今呢,大家开上了农家乐,村里也富裕了起来,小伙子们都成了香馍馍,找对象再也不用犯愁啦。”
图片来源:横溪街道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扩大生态富民效应,石塘村还借助丘陵山区地理优势培育“万亩竹林”,依托石塘村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提升竹笋、竹工艺产品等农副产品附加值,并借助石塘互联网小镇建设的“红利”,统一建立网上预订平台,实现旅游产品“线下+线上”同步销售。“几年下来,石塘村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9000元到突破了5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了,对未来更有盼头了。”郑涛表示,看到大家过得越来越好,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变得更有意义。
产业兴旺,旅游资源优越,助推了石塘村的发展。如果你久居都市,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希望找寻一处宁静祥和的地方,栖放心绪,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去领略石塘村的美丽风光……
台风“格美”靠近温岭石塘:木板加固村民门窗 在建工地增加铁丝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通讯员 程新辉
随着台风“格美”的逐步靠近,台州温岭石塘近海风浪逐步加大,面海的农家怎么保护自家房屋?海边在建工地又做了哪些防护?
清理杂物加固门窗
做了这些就算人不住心里也踏实
每次台风,温岭石塘镇海利村的这个风口就会迎来大风大浪。一大早,村民尤卫英就和婆婆开始清理杂物,加固房屋前后的物品。在水泥砌墙的防护下,一些物品还加盖厚厚的帆布,上面再压一块大理石,防止被强风吹走。
“有一点点杂七杂八的物品在这里,风一吹,万一扫到人家的玻璃就不好了,所以说这些都是要清理掉的。”村民尤卫英说。
村民在加固门窗
除此之外,门窗的防护是台风来临前着重要做的,尤卫英这幢五层楼除了正面临海一侧常年安装木板外,台风来临前,房前屋后的玻璃前都要加装一层厚厚的木板。
村民介绍说,一面门窗一般都需要八九块长长的木板拼装而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大风大浪对玻璃门窗的压力了,不管人是不是住在这里,心里踏实了。
村民们说,这次台风虽然可能不正面登陆浙江,但是防护工作必不可少,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建酒店撤离200多名施工人员
靠海做了铁丝网避免石头滚落海中
今天下午,在温岭石塘半岛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的曙光湾度假酒店项目工地开始分批撤离工人,并为临海施工工人加配了安全绳。工作人员还分组拆除工地上的文明施工标语等受风物品,并对项目大门和相关施工材料进行加固。
温岭石塘曙光湾度假酒店项目负责人叶煊表示,他们在酒店靠海的区域,做了很多钢丝网,避免大风大雨来的时候,一些石头滚落到海里去。
沿海度假酒店撤离施工人员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3万多平方米,今年2月份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高峰期有300多人施工,眼下200多名施工人员正有序分批撤离。
“因为此项目濒临海岸线,直面台风带来的风浪,目前已经做好了全面停工、全员撤离的准备。接下来我们石塘镇将会和有关部门共同监督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设施加固等工作。”温岭市石塘镇副镇长陈鼎说。
据悉,温岭目前共有259个在建工地,其中临海涉水项目有十多个,目前,这些在建工地都在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全力做好疏散工人的准备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