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AI是科技还是革命美国收入所占比例是多少
人类话语权不却决于道德因素,仅仅取决于人类在社会价值循环中的贡献(稀缺程度)。当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思考,大部分人的价值可能不复存在。
本文以美国在1970年前后的社会结构变化作为
研究框架
,
在不同的人力
资本稀缺程度下分析收入以及贫富差距的变化,进而推测人工智能对经济个人以及经济整体的催化作用。下面进入正文:
美国在1930年到1970年也被称为美国人最幸福的时期,同时也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这段时间美国出现了新名词“中产阶级”跟大家印象中的白领不同,那时的中产阶级指的就是普通工厂工人,我们今天叫蓝领。一段对1970年代美国工人的描述这样说的:”一个男工人的收入可以养活一家子,能够支撑包括家庭主妇和几个孩子的生活,一个工人两年的收入可以在美国买一套房子“样的工人是不是比现在所谓白领中产强多了?为了描述1970年时工人的收入有多高我可以看一张图,下图是美国收入
顶尖
1%的人群占美国总收入的比例,从1928年(大萧条)开始美国中产阶级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到1970年的时候中产收入占比达到顶峰 90%,之后一路下降直到2008年贫富差距再次达到1927年大萧条的程度,之后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富人收入短暂受损,相信在2023年当下贫富差距应该比次贷危机时候有过之无不及。
从绝对收入的维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产业工人收入1970年以后下降的情况。下图一1960-2010年间美国男性产业工人的绝对收入变化,从1970年以后就再无增长,但考虑1970年之后的通胀(图二)情况我们估计有25%的经实际购买力调整的收入变化。
图一:
图二,CPI,1970年后
快速
上升,产业工人的实际收入在40年间下降了25%。
另外从收入增长角度(下图),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1970年以后富有的人正在快速的变得更加富有,中产收入收入增速下滑并且差距逐渐加大并没有任何收敛的趋势。
是什么造就了美国中产,又是什么加大了美国1970以后的贫富差距,研究这个问题将帮助我们看清AI的未来,我认为答案是:“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下面是具体分析(部分观点来自
《美国增长的起落》一书)
1920-1970年中产阶级兴起的成因:
1)订单增加,需求大于供给,市场生产导向只要生产出来就有销路因此需要更多的工人进行生产,工人收入增加;关于需求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源于二战中积压的没有满足的消费需求以及美国国民从向二战中交战国提供商品服务积累的巨大财富;
2)工人平均工作时间降低收入降低,受到1930以后美国工会的影响,工人美国工作时间从60小时降低到40多小时,增加的空余时间以及降低的疲惫感使消费欲望旺盛;
3)
技术创新带来生活条件实质性提升,促进消费欲望:这个时期很多发明比如配备空调的收割机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大大优于半手动的劳作方式,导致大幅的改善型消费
总结:这段时间经济的腾飞归因于当时只有美国有生产能力,从二战中积累财富在战后一并释放,二战后人们对房产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随之而来的婴儿潮对之后40年的消费需求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新科技创新大大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一个共同富裕的美好时代,也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代。
1970年以后中产衰落贫富差距加大
1)供给过剩,二战后需要爆发以及婴儿潮带来的需求红利渐渐衰退,其他国家渐渐赶上并超越国内产品质量并且价格更低,公司为了维持盈利能力开启了本土去工业化浪潮,大型集团将生意部署在海外,本土工人失业收入降低进一步导致有效需求降低;
2)工人工作时间增加收入降低,变得疲惫且焦虑,用于消费的时间以及意愿都降低;
3)新的产业机会(互联网科技)只惠及少数人,收入的差距快速加大,极少数富人并没有购买需求,
有需求的大多数人没有钱买,
导致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总结:1970年后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贫富差距已经到达1927年大萧条前的水平对社会的稳定性非常不利。正因为贫富差距在1970年后就从未有效控制过,导致不满和民粹主义抬头,因此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民众极力反对用国家的钱救助资本家,雷曼没有被及时救助形成一系列的金融灾难。工业城市被废弃,留守的美国人生活困苦。依靠金融手段刺激的经济繁荣导致了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仅仅掌握在少部分经营手中:互联网科技公司,纽约金融家和政客。这些人只是人口中极少一部分,却在1970年后的经济和科技浪潮中占据绝大多数国民财富,这样的经济结构导致隐患爆发。
关于AI的思考:
从美国去工业化进程对大多数劳动者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失去的工作不会再创造出来,新的工作机会不过是对于生活无奈的妥协,社会精英凭借资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AI也是资本:在去工业化浪潮中美国工人的工作被外国廉价的劳动力所替代
,而AI的到来将会替代大多数基础脑力劳动者,
AI算法模拟了需要
经验判断的工作,导致经验学习的技术变得十分廉价。最先取代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中大量的基础程序员,文案,建模师,客服,审核员。这些工作曾经没有一个自动化方法去实现导致需要大量人工处理,自从AI学习了经验判断后,这些需要经验的判断的工作都会像流水线工人一样被机器轻易替代。未来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绝大多数都不会被需要,失业的人只能被迫接受工作时间更长更内卷的工作但是相对收入更加微薄。
AI的步伐无可阻挡,因为资本天然的逐利在利益面前道德是那么微不足道,人的价值取决于它在社会经济循环中的贡献。未来最好的职业教育
模式
可能是这样的:兼备与AI对话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体系。打不过就加入它,我们也可以投资人工智能以及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公司。
AI的冲击不仅是对个人工作方面的,世界的利益平衡也可能被AI打破:率先用AI形成生产力的国家将碾压他国,国际利益被重新分配,被不公平对待的国家或者接受世界利益再分配或者暴力解决。
AI是科技还是革命,只有让时间去给出结论。历史之轮不可阻挡,遗憾的是留给每个人适应这场变革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
濛拓财商,做你身边深度有料的财经分析人,点关注不迷路,谢谢你的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