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601111 公司简称: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未出席董事情况

4、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本公司董事会建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分配现金红利共计约16.70亿元,按公司目前总股数14,524,815,185股计,每10股现金分红为1.1497元(含适用税项)。有关现金分红方案将呈交公司2017年度股东大会予以审议。

一、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1.1公司信息

1.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1.3 公司股票简况

二、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2.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2 主要财务指标

2.3 2017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3.1 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和航空快递(信件和信件性质的物品除外);机上免税品;机上商品零售业务;航空意外保险销售代理;进出口业务。其中,定期、不定期航空客、货运输是本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以“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为愿景,以“安全第一、四心服务、稳健发展、成就员工、履行责任”为使命,推崇“人本、担当、进取、乐享飞行”的价值观,发展“专业信赖、国际品质、中国风范”的品牌形象。公司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主基地,构建了以北京、成都、上海和深圳为节点的四角菱形网络结构,持续打造北京超级枢纽、成都国际枢纽、上海和深圳国际门户,深入推进全球化网络布局,为中高端公商务旅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公司积极调整,紧密围绕安全发展、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创新变革、协同共享、效益领先的发展原则,加快推动公司商业模式转型,优化网络布局,改善旅客体验,在做强做优航空运输业的同时,沿航空产业链积极探索相关产业的发展。

3.2行业发展现状

1、国际航空运输业概况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航空运输业近年虽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但总体而言仍呈健康发展态势。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航空运输总周转量8,929.7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8.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5,49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4%、7.0%和3.9%。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IATA发布的最新全球航空定期运输数据,2017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按照收入客公里计算)同比增长7.6%,远高于过去十年5.5%的年均增长率。

IATA预计2018年全球搭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将达43亿人次,比2017年增长2.3亿人次。其报告显示,2036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将达78亿人次;全球航空客运市场重心东移,发展中市场成为焦点,亚太地区将成为推动需求增长的最大驱动力。2036年,亚太地区新增旅客预计将达到21亿人次,客运总量将达到35亿人次。

2、国内航空运输业概况

根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中国民航2017年全年运输总周转量首次突破千亿吨公里,达到1,083.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0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13%和5.7%。根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的民航发展主要预期指标,2018年预计运输总周转量为1,20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12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6%、11.4%和6.2%。

数据来源:中国民航局网站、《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航线数量和航线里程亦有显著发展。根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末,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航线3,794条,其中:国内航线3,055条(含港澳台航线109条)、国际航线739条。按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919.3万公里,按不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634.8万公里。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全行业的重组改革,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业已经形成了以本公司、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为主导,多家航空公司并存的竞争格局。三大国有控股航空集团占据了国内航空客货运输市场较大的份额,其他区域性航空公司和特色航空公司在各自专注的细分市场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58家,较2016年底减少1家,其中,国有控股公司43家,民营和民营控股公司15家;全货运航空公司8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11家,上市公司7家。

航空运输业属于周期性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是受人均收入保持增长、消费逐步升级、中等收入群体兴起、经济增长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推行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业仍处于成长期,中国航空市场需求的驱动力依然坚挺,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0年我国需满足人均乘机0.5次、旅客运输量7.2亿人次的市场需求,这就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市场仍有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IATA预计,2024年中国旅客运输需求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客运市场;2035年中国旅客数量将达到13亿人次。

3.3 公司市场地位

作为中国唯一载旗航空公司,公司肩负着参与国际竞争、落实“民航强国战略”的历史重任。公司现已拥有中国最广泛的国际航线、最均衡的国内国际网络;最具价值的旅客群体和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机队更新改造基本完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机队之一;盈利能力长期居行业领先地位;规模上已成功跻身世界航空运输企业第一阵营。

3.4 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2017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客运市场整体呈现供需两旺局面,出境旅游需求持续增长,国际航线稳中有升,货运市场出现回暖。在全行业运力投入高速增长的同时,投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本集团把握市场机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组织、稳定收益水平,精细化成本管控,运输主业优势进一步扩大。虽然受到油价回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本报告期仍然实现较好的业绩。

四、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4.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4.2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4.3 收入分析

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因素分析

2017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13.63亿元,同比增长7.7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182.79亿元,同比增长7.59%,客运收入同比增长6.37%,货运收入同比增长23.48%;其他业务收入为30.84亿元,同比增长12.37%。

客运收入

本集团2017年实现客运收入1,067.44亿元,同比增长63.92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增加而增加收入62.82亿元,因收益水平降低而减少收入4.97亿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加收入6.07亿元。

本集团2017年客运业务的运力投入、客座率及单位收益水平如下:

分地区客运收入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货邮运输收入

本集团2017年货邮运收入为102.55亿元,同比增长19.50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增加而增加收入3.80亿元,因载运率增加而增加收入2.82亿元,因收益水平增加而增加收入12.88亿元。

2017年货邮运业务的运力投入、载运率及单位收益水平如下:

分地区货邮运输收入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销售客户的情况

2017年度,本集团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总额为99.36亿元,占本集团营业收入的份额为8.19%。

4.4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说明:

·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增加64.27亿元,增幅29.24%,主要是受用油量增加及航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起降及停机费用同比增加10.89亿元,主要是由于飞机起降架次增加所致。

·飞机保养、维修和大修成本同比增加15.58亿元,主要是机队规模扩大的影响。

·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加17.74亿元,主要是由于雇员数量增加和雇员薪酬标准调整的影响。

·航空餐饮费用同比增加1.92亿元,主要是由于载客人数增加的影响。

·经营性租赁费用同比增长10.58亿元,主要是由于经营租赁引进飞机架数增加的影响。

·航空运输业其他主要包括民航发展基金和与航空运输主业有关的非属上述已特指项目的日常支出,主要由于本年民航发展基金等同比增加。

·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5.99%,主要是由于本集团的其他业务规模扩大,相应成本随之增加。

主要供应商情况

2017年度,本集团从最大供货商的采购额为161.15亿元,占本集团总采购额的17.52%;本集团从前五大供货商的采购额为350.59亿元,占本集团总采购额的38.12%。

4.5 费用

2017年度,本集团期间费用共计105.39亿元,同比减少65.81亿元,其中销售费用为61.13亿元,同比增长5.18亿元,主要是人工成本及电脑订座费的增加。管理费用为43.73亿元,同比增长3.42亿元,主要是人工成本的增加。财务费用为0.53亿元,同比减少74.41亿元。其中,汇兑净收益为29.38亿元,同比增长71.72亿元,主要是本报告期内美元兑人民币贬值,而上年同期为美元兑人民币升值;利息支出(不含资本化部分)为30.55亿元,同比减少1.80亿元。

4.6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4.7 现金流

2017年,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63.89亿元,较2016年的307.24亿元减少14.11%,主要是航油成本增加的影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46.53亿元,较2016年的190.13亿元减少22.93%,主要是本报告期内支付飞机预付款及尾款的现金支出同比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28.54亿元,较2016年的121.40亿元增加5.88%,主要是本期偿还债务增加所致。

五、普通股股本变动情况

5.1 股东总数

5.2 截止报告期末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1、HKSCC NOMINEES LIMITED是香港联合交易所下属子公司,其主要业务为以代理人身份代其他公司或个人股东持有股票。其持有本公司1,684,774,519股H股中不包含代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66,852,000股。

2、依据《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财企[2009]94号)和财政部、国资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告(2009年第63号)规定,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127,445,536和36,454,464股股份目前处于冻结状态。

5.3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注:截至报告期末,中航集团公司直接持有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航有限间接持有公司共计51.70%的股份。

5.4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注:截至报告期末,中航集团公司直接持有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航有限间接持有公司共计51.70%的股份。

六、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6.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6.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2017年1月18日,本公司支付了2012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当期利息;2017年8月16日,本公司支付了2012年公司债券(第二期)的当期利息;2017年8月18日,本公司支付了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当期利息;2017年10月20日,本公司支付了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的当期利息。

6.3 公司债券资信评级机构情况

2017年5月26日,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第二期)跟踪评级报告(2017)》、《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第二期)跟踪评级报告(2017)》,维持本公司AAA的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展望为稳定,维持“12国航01”、“12国航02”、“12国航03”、“16国航01”、“16国航02”AAA的债项信用等级。详情请见公司于2017年5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上刊登的公告。

6.4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七、其他重大事项的说明

7.1 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2017年3月10日,公司完成向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汇安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1,440,064,181股A股股份,发行价格为7.79元/股,总共募集资金11,218,099,969.99元,扣除承销费及其他发行费共计人民币17,681,498.93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1,200,418,471.06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前述资金已按募集资金用途使用11,050,000,000.00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193,402,559.97元(其中包含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42,984,088.91元)。详情请见公司同日另行发布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7年度A股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7.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 不适用

7.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 不适用

7.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2017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财会[2017]13号),并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

本集团按照通知规定的起始日开始执行两项会计准则。

执行新发布的第42号会计准则仅对本集团财务报表中“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项目的披露产生影响,未对本集团财务报表产生影响。根据第16号会计准则的要求,本集团修改了财务报表列报,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其他收益”项目,将自2017年1月1日起与企业日常活动有关的政府补助从“营业外收入”项目重分类至“其他收益”项目。重分类后,“其他收益”科目本报告期金额增加811,273千元,“营业外收入”科目本报告期金额减少811,273千元。本项会计政策变更仅对财务报表列报产生影响,对本集团损益、总资产、净资产均不产生影响。

7.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 不适用

7.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 不适用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ogp官网

ogp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