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多不敢炒股了?

1、五粮液,从354跌到了160,市值蒸发了7000亿人民币

2、中国中免,从402跌到了164,市值蒸发了4500亿人民币

3、中芯国际,从97跌到544,市值蒸发了4000亿人民币

4、恒瑞医药,从96跌到了45,市值蒸发了4000亿人民币

5、长城汽车,从68跌到了22,市值蒸发了3500亿人民币

6、顺丰控股,从123跌到了47,市值蒸发了3000亿人民币

7、三一重工,从49跌到了14,市值蒸发了2500亿人民币

8、碧桂园,从16.8跌到了1.4,市值蒸发了2000亿人民币

9、融创地产,从46跌到了4.6,市值蒸发了2000亿人民币

10、格力电器,从66跌到了32,市值蒸发了2000亿人民币

这十大权重股,总市值一共蒸发了3.5万亿,曾经都是股民心中的白马股,价值投资的典范,现在却成为了“埋葬”股民的万人坑!所以身边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多的人不敢炒股了?心里要有一杆秤!

作为一棵在市场生存了多年的老韭菜,有资格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炒股难,所以导致很多人不敢再去冒险,变得胆小!

炒股为什么这么难?

短期赚钱或爆赚,都不难,每个人都做到过,但是长期赚钱,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还能赚就万中无一了。

炒股为何这么难?

难的并不是技法和模式。技法和模式其实很简单,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技法和模式。难的是对于人心的控制。 人心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当你是小孩时,得到一百块钱,你都觉得是巨款,特别开心。当你上了大学,每个月生活费1000块,如果自己打工获得1000块,同样非常开心。当你工作了,每个月工 资4000,除了第一次发工资小开心一会儿,多年工资不涨,你会失落。因为同学很多工资比你高。

当在大城市工作很多年后,工资好不容易涨到了一万,但是面对房贷车贷,养小孩父母,妻子的 数落,同龄人当老板,升官发财,你会很痛苦。 从小时候到长大,收入明明在大幅提高,为何变得越来越痛苦?因为人性就是喜欢攀比,人心就是不知足。当一个欲望被填满时,会有一个更大的欲望在等待你。

股市永不改变,改变的不过是人心而已。就像小时候的快乐再也体会不到一样,贪婪把人送进难以挽回的深渊。所以,人心使得所有人都求快,求暴富,那么你就求慢。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个月50个点,你对自己最高要求就10个点。赚钱了,运气好,而不是自己水平多高。亏钱了,还些给别人,赚别人割的肉,也不是多好的事。 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无论你是多么大的大佬,对未来而言,你都是一张白纸。不要别人做的比你好,你就不甘。不要自己做的没过去好,就自我怀疑。

所以,不要和别人比,不要和过去的成绩比,如此,才能放下心头重负,轻装前行。如此,才不会因为贪婪而不去坚守模式。如此,才不会因为害怕赔钱而不敢出手。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看起来最简单最愚蠢的做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停止探索,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用最简单的技法去做就好了。不要尝试不断完善模式和理论,因为有缺憾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任何尝试消灭缺憾的做法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我炒股至今也有16年之久,前3年大亏80%,从300万只剩90万了。经历各种压力、痛苦、迷茫,最终大彻大悟,目前也是小小的实现了炒股养家。

一定要看完这10条铁律,都是炒股养家的干货,建议收藏!

1、选时比选股更重要!

谁都吃过熊市的亏,在不同的时间段进入市场结果完全是不同的,选时永远比选股更重要,市场有涨有跌,如果你打算长期在股市中博弈,那市场的好与不好你都会经历,因此学会在大盘处于底部或者上升趋势阶段时选择进场;在大盘处于高位或者下跌趋势阶段时离场观望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大盘是否底部或者上升阶段呢?这就需要结合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技术面等多维度去分析,这里一句话两句话也是说不清楚的,需要大家长时间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了,相信轩豪的朋友们,还有一种最捷径的方法就是关注轩豪的发文。

2、操作要果断、要坚决!

炒股要有执行力,该进的时候要坚决,该出的时候也要果断,不要拖泥带水。比如说达到自己的目标位该出就要果断落袋为安,到达止损位该损的时候坚决执行,如果操作上犹犹豫豫,必然踏空、深套或者坐过山车。

3、永远不要有这种思想

我看它跌差不多了,股价已经很低了,所以就买了!永远也不要有这种想法,因为它很有可能还会更低更便宜,不要因为一时的自以为是就把自己套在了半山腰上。

4、不要频繁交易,不要老想着买卖股票

每天进进出出,一天不操作就浑身难受,你要知道越小的波动往往越难把握,频繁的进出,只会让你损失更多的钱,唯一受益的只有券商,你以为你在做交易,实际上就是个赌徒。

5、不要只看消息去炒股

市场上每天都有很多的消息,但实际上真的少,假的多,什么样的消息才是有用的,能对股价形成影响的消息,必须是涉及经济的大事情,比如说宏观政策、行业政策等。 消息面虽然很有用,但是炒股只看消息面肯定是不行的,毕竟炒股是一个很专业的东西,不是只看消息就行的。

6、对于短期内涨幅过大的股票,切勿去追!

你要知道,再好的股票都有回调的时候,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短期内涨幅过高的股票一旦回落下来幅度也是很深的,追高被套那可不是短期内能解套的,盲目的追高只会给主力抬轿子。 给大家一句忠告:追高毁一生,低吸富三代!这也是轩豪一直喜欢研究低位有反转潜力个股的原因。

7、持股数要一个巴掌能数得过来

也就说持仓个股不要超过5只!我见过太多的股民朋友,一发截图,上十只股票,而且普遍都还是绿的,而真正能盈利的朋友,他的持股数肯定是一个巴掌能数得过来,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只个股都够你研究的了。

8、股市中唯有量能指标不会骗人

我最常用的量能指标是成交量、换手率以及筹码,成交量和换手率可以反映出个股的活跃度和人气,而筹码分布则反映的是在不同价位上投资者的持股数量。 轩豪建议,学习再多的技术指标还不如先搞懂量价关系、读懂筹码分布。

9、养成每天复盘的好习惯!

复盘对于每个股民而言都是一种修行,是每天的必修课,但复盘又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而有的朋友想复盘却不知从何复起,这里轩豪分享一下自己的复盘要点: 大盘情况和北向资金→国内外消息梳理→涨停板复盘(涨停原因、封板率等)→龙虎榜复盘(机构、游资流入哪些板块)→潜力个股分析(当天强势股、已有自选股)→持股分析(盘中表现情况)→明天操作计划(手中持仓是去是留、目标股是否可开新仓等)。 这点信息面有点多,有需要再单独拿出来分享,大家评论区留言。

10、心态很重要

千万不要以赌博的心态进入股市,一定要知道股市中赚的是认知的钱,你的认知到哪个程度,赚钱能力自然就会到哪个程度,因此要多研究、多学习、多总结再加谨慎、耐心、自信,你必将站在散户金字塔的顶端!

涨停回马枪:涨停板抓到手软

炒股16年,职业炒股已经是13个年头,在全职炒股这些年里我一直坚持做涨停回马枪,次次收获不小,简单的模式不断重复,小账户也能快速做大。今天就把其中的精髓,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有缘的朋友看见请认真领悟。

众所周知,任何一只股票涨停,那肯定是有主力介入的,我们散户很难把股票拉到涨停板去。但是这种打板的票往往很难把握,特别是我们散户,短线进场,很容易就会被主力吃掉,我们要想在不被主力发现的前提下跟上吃肉,那就唯有靠这个涨停回马枪的介入方法。 因为很多人把握不好第一次的进场机会,容易造成追涨杀跌的局面。

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涨停板回调之后的第二次机会,这也是很多短线高手非常钟爱的一种方法。但大部分人都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那种,我总结了原因,就是大家知其形,不知其意。今天我就把我这些年使用涨停回马枪的精髓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能收藏起来认真领悟。

1、必须要有涨停板,因为涨停回马枪就是建立在涨停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涨停板可以是一字板,也可以是T字板或者是实体阳线,但是不能出现炸板。如果反复出现炸板,就是主力故意提供进场机会的假象,他们好趁机出货。

2、封板的力度要强,一般是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封板,同时封单非常巨大。

3、回调的时间不能超过8天,重点关注回调第3天和第5天的进场机会,如果超过8天就直接放弃。

4、个股属于当下的热点概念,比如新能源产业链,有热点加持,被主力关注的概率也就越大,后期上涨的动能也就更足。

5、量价互相配合,上攻要放量,回调要缩量。缩量回调说明回踩的空间有限,适合我们进场,如果是放量回调,那就直接放弃。

6、股市无绝对,每次交易之前都要制定好交易策略,并严格执行,比如止损点的话,我会选择涨停板的开盘价和最低点作为止损点!

以上6点就是涨停回马枪的核心精髓,只要按照这6点精髓去选,每次逢低进场,逢高出局,正常情况下赚个七八点就可以了,有时候运气好还能连抓几个板。为了方便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涨停回马枪,我把其精髓结合盘面整理成了图片,建议收藏起来多看几遍,必会有所领悟。

整理总结出股市9张交易思维导图,学习总纲,建议收藏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方法、板块轮动和股市各类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希望股友们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想要学习的方法,帮助大家建立清晰有效的交易系统。

(注意:导图这里被压缩,如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

3、均线

4、切线

5、指标

6、股市统计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各色骗局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这次也是把特意自己炒股十六年总结的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缘人能看到并加以重视。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身家几何又或者处在怎样层次,都会对你有所帮助。觉得我分享有用的朋友可以转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受用!

影像式测量仪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