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详解乌克兰能源、粮食、工业“地图”
说起如今处于风暴中心的乌克兰,隐约还会记得它在刚脱离苏联独立之初时风光耀眼的历史。
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地区工农业均较发达。农业有“欧洲粮仓”之称;军工科技实力约占原苏联的四分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航空、航天、军工、冶金、机械制造、造船、化工等。
1991年8月脱离苏联获得独立时的乌克兰家底子相当丰厚。有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广袤的平原和一望无垠的黑土地,有十分丰富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分家时还获得了庞大的军队和1200多枚核武器,摇身变成世界第三大拥核国。这些还不算什么,而更耀眼的是它有雄厚的重工业基础设施和比较完备先进的军工体系。
当时的俄罗斯有不少关键技术还要依赖乌克兰。像火箭的制造基地就在乌克兰,所以分家后俄罗斯的卫星系统、战略导弹的发展停滞不前。
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苏联时期的供应链配套在分家后受到割裂、与俄罗斯关系闹翻、西方国家围堵、经济改革失败等等,经过30年的发展,乌克兰只有倒退却无任何进步,工业大幅萎缩,如今几乎沦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
不过,乌克兰仍是世界第二大谷物出口国,其钢铁工业、军事工业等目前仍较为发达,并且大量的天然气仍通过乌克兰管道从俄罗斯输送到欧盟。
随着俄乌冲突升级,大宗商品交易商正在密切关注乌克兰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这是向欧洲和其他地区供应天然气、农作物和钢铁的关键。其中,顿涅茨克是一个出口谷物和金属的港口以及主要大型钢铁厂的所在地。
能源
乌克兰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该网络在苏联时代设计用于将燃料从西伯利亚的大型气田运往欧洲。过去十年,俄罗斯花费数十亿美元绕过乌克兰建立新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但乌克兰仍是欧洲能源安全的关键。
欧盟有1/4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虽然通过乌克兰输送的约有三分之一,但目前的供应量约为20%。
上图红色箭头表示“入口”,蓝色箭头为“出口”,红线代表输气管道。俄新社的图片显示的是从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田向欧洲西部市场运送的主要管道分布情况。
穿过乌克兰的管道也将一些俄罗斯石油输送到欧洲。在电力领域,乌克兰最大的私营电力公司DTEK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设有一些电厂。
农业
乌克兰拥有大片肥沃的“黑钙土带”,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肥沃的土壤帮助乌克兰成为第二大粮食出口国,黑海地区被称为世界粮仓。
据报道,黎巴嫩一半的小麦进口来自乌克兰,另外,也门、利比亚和埃及从乌克兰进口的小麦分别占其需求量的22%、43%和14%。
乌克兰能成为重要的粮仓,也非常得益于其母亲河——第聂伯河。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西部的瓦尔代丘陵地区,向南流向,成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界河,途径白俄罗斯进入乌克兰,将乌克兰分为乌东与乌西,乌东就是当前俄乌冲突的主要地区,包括了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本月分别被俄罗斯承认为主权共和国)。乌克兰的黑土地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第聂伯河正是穿过中部,滋润了这片黑土地。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所属于的乌东地区正是黑土分布区的主要地区,地缘冲突升级势必对于作物的生产、加工、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具体影响需要根据作物分布和时间来讨论。
根据2021年乌克兰所有农作物的产量占比看,产量在全球占比中超过3%的谷物包括大麦、黑麦、小麦、玉米,油籽包括葵花籽和菜籽,其中葵花籽的产量占比最为突出,乌克兰是葵花籽第一大产国。
大麦产区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围绕第聂伯河两岸,尤其是西岸较多,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合计占比7%。
黑麦产区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远离俄乌冲突的地带,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合计占比仅4%。
小麦产区主要集中于南部与东部地区,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合计占比仅 9%。
玉米产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围绕第聂伯河两岸分布相对分散,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合计占比仅 2%。
葵花籽产区主要集中于南部与东部地区,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合计占比12%,占比较高,相对影响预计较大。乌克兰葵花籽基本在国内压榨,并出口葵花粕与葵花油,并非直接出口葵花籽。
菜籽产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97%为冬菜籽。80%以上的产量直接出口。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合计占比仅2%。
在农业出口基础设施方面,港口分布在亚速海沿岸和更西边的黑海沿岸。研究机构UkrAgroConsult的数据显示,乌克兰西南部的港口敖德萨(Odesa)、皮夫登尼(Pivdennyi)、米科拉伊夫(Mykolayiv)和切诺莫尔斯克(Chornomorsk)承载着乌克兰近80%的粮食出口。大约5%的货物由马里乌波尔(Mariupol)和别尔代扬斯克(Berdyansk)的亚速港口出口。马里乌波尔位于顿涅茨克地区。
钢铁业
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钢铁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顿巴斯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田,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储量为260亿吨。
根据乌克兰炼钢工业协会UKRFelightprom的数据,2021年乌克兰粗钢产量增长3.6%,至2140万吨;生铁产量增长3.6%,至2120万吨;轧钢产量增长3.5%,至1910万吨;钢管产量下降15%,至98万吨。
乌克兰钢铁约占欧洲钢铁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如果钢厂或出货量出现任何中断,将使欧洲大陆本已紧张的市场吃紧,并可能推动钢铁价格在去年创下纪录后保持高位。
乌克兰主要钢铁生产商包括Metinvest BV,该公司在乌克兰东部的工业中心地带设有工厂,包括在第聂伯河旁的工厂,以及在马里乌波尔的两家大型工厂。
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公司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 )拥有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厂,位于乌克兰中部城市(Kryvyi Rih)。Ferrexpo是全球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其所有业务都在乌克兰,位于基辅东南约350公里(约220英里)处。无缝管制造商Interpipe在东部的Dnipro也有一家工厂。
此外,据乌克兰港务局的数据,乌克兰约60%的海上出口黑色金属通过敖德萨、皮夫登尼、米科拉伊夫和切诺莫尔斯克等黑海港口,大约五分之一通过马里乌波尔出口。
军事工业
乌克兰也曾是一个军工强国,曾是原苏联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那时乌克兰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防工业有关,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业、燃料动力业及高技术部门,主要生产火箭装置、宇航装置、军用舰船、飞机和导弹等军工产品。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军工企业加快军转民的步伐。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乌克兰停止同俄罗斯军事工业合作,军工产业大幅收缩,出口市场恶化。
2016年初,乌将全部国有军事工业企业整合为“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