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MBA?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读MBA?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MBA的现实和本质是什么?

MBA又有哪些可以为之努力而追随的梦想?

双一流大学中的MBA项目究竟能为MBA同学带来什么?

读MBA后,同学们又能收获什么?

这些问题想必是每个有意报考MBA项目的考生们一直盘桓在心底的疑问。

“浙派商学”系列公开课上,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小毅教授为广大考生带来了《MBA的本质与梦想》精彩主题演讲,逐一剖析了以上问题。

本次,将演讲文字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本文11633个字,阅读大约需要19分钟。

MBA的本质与梦想

演讲者:王小毅教授

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王小毅

本质与梦想其实是现实的话题,有时候既要照顾理想,我们飞在天上,翱翔宇宙,有时候我们又要回到现实,可能这个现实还非常残酷。我们需要脚踏实地。MBA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学习,它既包含了梦想,又具备了现实。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MBA的现实和本质是什么?MBA又有哪些可以为之努力而追随的梦想。

各位来到大学,终归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先生在1936年新生开学演讲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他说: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来浙大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问题,但也蕴含了哲学之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将要往何方去?

各位来读MBA,或者打算做一个类似于以MBA为要求的管理者的时候,你心里终归在提问自己,我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吗?我读MBA最终的目的是想变成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把MBA看作是一场精心勾划的计划书,今天流行讲商业计划,PPT中展现你的企业,你的梦想,你的创业的计划当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这时候我想说,MBA如果是一场精心勾画的精致人生的话会给你带来什么?首先MBA可以给我们一份非常漂亮的履历,你拥有研究生的学位,这所大学是“双一流”的,也有可能给你过去很多没有的光环,因为你来自院校,你可以和著名的校友们比肩。也有可能在大学读书期间收获了非常棒的人脉,可能为你未来的事业提供非常大的帮助。也有可能你在课堂之中学到了很多致富法门,很多实业家和大学教授们精心竭力地为你们探索商业世界的奥秘,因为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工具,或者说,我们更现实一点,很多企业他们对于职位升迁,薪酬增加都有比较严格的学历要求,如果获得了MBA学历的话,意味着升职、加薪,走上巅峰。

各位,这些想法没有错,但它是MBA的全部吗?我们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我们真的是为了得到这些东西吗?

比如说,商业模式,是每一门MBA的核心课程中都要讲授的内容。商业模式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它又不是一个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刻意地追逐好的商业模式的话,可能会背离真正的商业核心。我经常上商业模式,我每次非常投入,同学们非常配合我,一起把一堂又一堂的课程推向高潮的时候,我突然之间感觉到非常害怕。我在想,如果我的学生真的掌握了这些多技巧,他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是否在想我用手段可以获得这么多,我要不要获得更多?人总是贪婪的,商业往往会放大很多。

商业就是这么奇妙,当我们不把它当回事的时候,它在客观地运行;当我们非常看重它的时候,它就像恶魔一样张开大口,在吞噬着人性。利润成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今天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很多所谓的商业模式在教授大家如何快速地一夜爆富,比如用旁氏骗局、用传销,甚至用很多所谓的营销,所谓的迭代,所谓的闪电快速增长等等方法,这样让本具备快*长的项目变得非常艰难。

(PPT图示)2020年突然之间中国人的几乎所有的手机上都出现了这个人和他创立的公司,浑水调研公司。浑水调研公司的创始人是卡森布洛克,长期生活在中国,他对中国非常了解。他创始浑水公司的初衷很简单,有一天他的父亲说,你帮我去考察一下中国的上市公司,叫东方纸业,因为财务报表非常漂亮,所以帮我去看看这家公司未来有没有更大的增长潜力,我们可以投资它。结果对这家公司的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家公司的仓库锁着的,所有的办公室结满了蜘蛛网,但是财务报表却非常漂亮。他突然明白我们可以浑水摸鱼,因为在西方的证券市场上可以做空大。

从2010年成立以来到今天,不足十年的时间内他一共狙击了16家中概股公司,只失手过一次。最终的结果有9家他狙击的公司已经宣布退市。当然,总所周知的是另外一所已经等待退市的瑞幸咖啡,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的广告具有很大的讽刺意味:广告说“中国的咖啡与美国的咖啡最大的差距在哪里?是自信。”真的是自信吗?我们缺得是自信吗?好像不是。

在西方世界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叫汤姆斯.潘恩,他曾经写过一本政治类的通俗读物叫做《常识》。他曾经提出企业家宣言,我截取了一段话:“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和信守的信仰,比如,你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有权利选择做一位杰出的人。我们可以寻找机会,我们不求安稳,我们不想成为一个有保障的国民,我们不想躺着享受别人给我的恩惠,我们要做得是冒险,是去实现梦想,当然可能会失败,也有可能会成功,最重要得是我们不会拿着自己的自由换取恩惠,也不会拿着崇高换取救济,我们要自由的思考和行动,我们要纵情于我创造的价值”。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公司的使命是经济的原动力,而不是来自于单个的组织,而是来自于追求梦想,同时沉迷于自己为世界所创造的价值疯狂的人!但这些疯狂的人有梦想,有底线。

今天有各种各样对世界的认识。2019年有一位经济学家突然之间闻名全国,他的书大卖,很多人说,仅仅版税收入可能就有两千多万。我非常喜欢他们的宣传,他们把自己的书的宣传首发仪式放在菜场,在菜市场的广告语是“我们的经济学是为菜场的、市井的商人、小市民,为他们提供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尽管从去年以来,网上铺天盖地的声音去置疑他不是经济学家。尽管人家是乔治梅森正牌的博士毕业。但人家说你没有发过TOP期刊,没有真正提出过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所以不应该是经济学家。但作为一个学者,难道不应该让一个小市民,让一个菜市场的小商贩能够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吗?我想,这个世界最缺乏得不是高深的研究者,而是真正让每个人可以把一个看似大家都懂的事情背后的规律弄明白。

经济世界就是这么丰富多彩,其实在我们当年学经济学的时候,我们会读曼昆先生的书,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最近几年,西方的很多经济学的解释世界运行规律的图书大家都很喜欢,比如说《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这代表了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渴望了解商业世界背后运行的规律。我们不想简单地被励志故事洗脑,一家企业、一个商人之所以成功,背后有没有一种客观的天道?当天道存在的时候,人在规律中自发地行动,自发地被规律所左右。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突然之间会发现,世界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当你有这样的领悟时,再回头学商学、读MBA的时候就会明白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谋求眼前的职位升级,可能真正的理想是要洞悉这个世界应有的样子。物理学家是了解物理世界,MBA要了解经济大厦背后架构运行的情况。

除了运行逻辑以外,我们还需要有底线,商业世界很少谈论底线,尽管我们有商业伦理这门课,但很少有人当回事。当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发现底线思维恰恰是一切技巧,一切本质背后的本质,如果一个人没有底线,一个职业没有规范,那么整个经济不可能运行起来。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白衣天使冲在最前面,大家有没有想过,所有的医生护士成为医学院的学生时,他们第一课是什么?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社会在进步,描述的话语在发生改变,但核心思想是不会变的,几乎所有的医生学生都要对着他誓言宣誓说“今我进入医业,立誓献身人道服务,我感激尊敬我的恩师,如同对待父母,我本着良心和尊严去行医,病患的健康生命是我首要顾念“。这里面特地强调了师恩,强调了自己的尊严,强调了对生命健康的崇高的尊重。

其实在中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里也有同样的内容。在《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取名为“大医精诚”,何谓“大医”?既要精又要诚,精是指要有精湛的医术;诚指有一颗严明、同情,站在患者角度思考的心。

今天很少再有人说,我们要去培养一个领袖型的管理者,他的核心素质是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有些人曾经问我:王教授,你觉得成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品格,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想了想,如果根据理论的话,至少有10种以上类型的管理者。但就我个人而言,我用四个字来对管理者提出要求:悲天悯人。

今天很多精英们已经离悲天悯人越来越远。我们看到弱者,我们心里不会勾起同情之心,我们认为商业运行本该如此。我们看到错误的事情不会立刻纠正,因为我们觉得存在既合理。如果洞悉规律的时候,如果没有底线,没有一种诚,也不可能真正地足够自信。我并不是很支持在管理体系中全面地应用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是一种客观规律,但如果完全沿着规律运行的话还需要人做什么?

彼得.德鲁克是经验学派的管理学的集大成者,甚至有人把他称之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很多观点对今天的管理学影响非常深远.今天耳熟能详的很多词汇都来自于他,比如目标管理、企业愿景、沟通能力等.他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到: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并且有能力去提高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是管理者,管理者并不代表你的职位,也不是代表你所从事的行业,这个世界本应该由管理者来参与一起构筑运行的。一个好的管理者既要重视目标绩效,做正确的事情和最重要的事情,同时他也要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贡献在哪里,他要知道要把自己的价值传递出去,必须通过沟通做最小的决策,当然这个决策背后可能要承担不能承担的风险和压力。

德鲁克的某些观点构筑了今天现代管理的大厦根基,今天所有的思想和内容源自于他。

(PPT图示)这个人叫丹尼尔.卡尼曼,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没有学过经济学,他是一位心理学家,这是历史上诺贝尔经济学奖首先颁给经济学领域以外的学者。卡尼曼核心贡献在于告诉人们经济学除了客观运行规律之外,人作为一个主体在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问题是,人有很多弱点,比如说,人们害怕损失,在收益面前变得极度贪婪,会导致我们在面对收益和面对损失时效应函数不对等,这时决策会发生很大的偏差。我们在处理纷繁复杂信息时,我们自己有一套简洁的处理系统,我们会寻找参照点,把时间进行折现,因此形成决策者偏差。

这时候我们想,人类的发展只有真正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发展历史。从十万年前我们只是单个的部落群体,到今天面对庞大的商业帝国,今天一家企业员工可能就超过几千年前一个国家的人数,甚至今天很多互联网的用户比现有的国家人数还来得庞大。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世界。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人的大脑是在不断进化,但是仅仅十万年的历史,还不足以让人们的大脑进化出应对如此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很多下意识的行为,带有当年人们当年部落的痕迹。比如一个部落中,我们需要一批人去冒险、探索未知的空间,去狩猎,但是这些人能健康返回的概率会非常低。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一个部落如果所有人都出去探索,这个部落可能就不再存在,因为风险太高。如果一个部落没有人出去探索,部落不可能会发展,因为不可能获得新的资源和机会。

所以人类历史慢慢形成了一套自有的规则,我们会为愿意出去的人给予额外的奖励,如果奖励不够我们就给予额外的社会地位,我们奉他们为英雄,他们健康回来的时候我们会献上花圈,给他崇高的地位,甚至给他额外的激励,比如特定的权利,以此激励少部分人愿意去探索。

在今天的商业时代,我们仍旧沿袭着古老的方法,我们对那些愿意探索未知商业世界领域的企业家给予极高的荣誉,当他们成功回来的时候,我们同样献以花环,给予他更多的权利和资源。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些人必定主导历史的话你可能大错特错,因为真正激励他们去探索的是这样一套社会规则——社会的秩序。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够崇尚探索者为英雄的话,这个社会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今天的时代同样如此,当你欣赏一个企业家,去分析他成功案例的时候,你可能忘了他们成功只是百千万分一,你并没有看到那些失败的人。我们要给这些人更高的荣誉,我们希望更多人做同样类似的事情。

这样的话,商业世界是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甚至今天所谓创业者的荣誉也是社会秩序,自然进化形成的必然结果?

这是北宋时期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时期的繁华。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画里描绘的细节?比如上面两幅图是一艘船过桥时的场景,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到,这艘船上有多少的船夫?他们的分工如何?会发现在船头有专人负责探测水的深浅,因为水的深浅决定了船的吃水深度,船的吃水深度决定了船方的下降高度。还有很多人掌握测舵帮助船进行转弯,有人进行远处的瞭望,避免船只碰撞,这是非常精细的分工体系。

(PPT图示)再看左下角,是一个市井商贩的图,挂了很多的广告招牌,广告招牌里写到“正店”,这是指官方授权的专门针对酒、盐等垄断商品的特许经营。正店以外成脚店,是二级零售商,这是北宋经济的核心,由官方垄断控制关键资源的一种零售机制。很多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的高峰。

(PPT图示)再看右下角,所有的中学的历史书都会出现的司母戊鼎,铸造于殷商时期。司母戊鼎所用的材料高达1吨以上,我们估计是通过分步铸造,重新融合的方式才能做出庞大的产品。这个鼎需要多少人才能够合作完成?两百到三百人才能同时完成这个鼎的铸造,而且这个铸造必须是两三百人同时合作。在殷商时期,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能让两三百人同时完成毫无实际用处的艺术品?匪夷所思,这就是管理的魅力。尽管人有各种缺陷,但一套成功运行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弥补和修正人的弱点,因此让复杂经济世界可以更加顺畅运行。

MBA教育背景特殊,MBA的全称叫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是专业硕士,而不是科学硕士。专业硕士和科学硕士最大的区别是科学硕士聚焦于基础研究,专业硕士面向于行业应用,但同样需要研究和实践。

MBA教育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MBA经历了多个阶段,起起伏伏。早期的MBA在美国提出,最早创立MBA的院校是哈佛商学院。早期商业世界对于高校举办MBA并不认同,觉得MBA教育与实际脱离太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MBA一直不断地和实践进行跨界,直到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大范围复苏,大量的特种军人重新需要回到行业当中,这时候他们最需要一种专业性的训练,MBA的价值突然变得重要起来。

同时期,欧洲开始不断引进MBA的学习方法,但是碰到了非常有趣的难题。因为高校的精神在于无用之学,高校的精神在于探索人类所未知的领域,所以在很多高校人们并不喜欢高校中拥有一门研究现实、帮助企业成功的学院,认为这不应该是大学所应该做得事情。在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少数大学才有资格开办MBA教育,多数大学更是明令禁止。

直到70年代之后人们突然发现,一个国家的命脉靠谁?靠技术,但新技术的出现需要什么样的人去帮助实现?需要企业家,以及需要一大批中高层的管理人才。这时候美国很多高校纷纷改名,比如原来叫做商学院,后来改名为管理学院,比如说非常有名的美国麻省理工MIT,它的学院叫做管理学院而不是商学院。那时候人们明白,管理是一门科学,因为需要一大批不断的人研究和实践总结管理以及提出一系列管理的方法。当70年代以后大家明白这一点之后,大学的MBA开始遍地开花,大家开始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为MBA教育扫清了发展的障碍。

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几次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很多企业开始裁员,MBA又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人说学了MBA没有用,因为企业裁员,并不需要这么多中高层,因为要去阶层化,组织要扁平化,所以学了MBA并不能助力职业生涯提升。

这时候出来一个词非常流行叫做“STEM”,S指科学,T指技术,E指工程,M指数学。STEM成为高校面向职业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新生领域。很多高校开始说,当我们读MBA的时候如果同时增加STEM的培训,那么既学了管理技能,同时又掌握了一门工程或者是技术,或者科学、或者数学方面的技能,未来一定能够在新型的快速增长的前沿领域,比如IT领域、医药领域发挥自己的交叉能力。所以MBA成为了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国际潮流。

(PPT图示)这张图代表了很多人学习MBA,学习商学院的一种心态。2019年美团的副总第一次把这张图贴到他微博上的时候,被很多人纷纷转发。我们称之为“达克效应”,即使这是一篇很严谨的学术论文,获得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研究告诉我们,人因为有认知偏差,所以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学到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很遗憾,所以要经历一个山谷,随着自己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自信力在发生波动,当知识面比较少的时候学了一点知识自信心就爆棚,但当我达到愚昧之山顶峰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如此多的不了解,不掌握,突然会跌落到绝望之谷,尽管这时候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已经非常全面了。但是一旦突破了瓶颈开始缓慢的爬升,你就真正地开悟了。

不知道很多人选择读MBA,或者读MBA之前的感受有没有经历过如此起伏的变化。最近经常看到一个有趣的段子。当一个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突然之间发现和他谈话非常愉快,他谈的所有内容都是你感兴趣的,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找到了知音。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对方在照顾你,而降低了他的认知水平。

大家明白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有时候在知识层面,在能力层面是不对等的,我们应该感受到身边人对你的善意。

宋代的禅师青原行思也有非常类似的一句话,当我们修禅开悟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对事物有一点了解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对什么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当你对事物有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山和水当年理解的山和水已经不再一样了。

经常有同学说,老师,理论有用吗?老师,教科书讲的东西好像大家都懂。各位,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可能是处在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学习一下,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分析一下,你也许会突然发现,认为理论破绽百出,很多问题和现实对接不上。这时候你会对很多理论和研究大师嗤之以鼻,觉得不过如此。但当你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变换,在企业里做过各个岗位,站在更高格局看待企业发展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原来教科书上的讲的一切都是对的。这是很多人学习MBA时候心态发生的真实变化。

(PPT图示)这个漂亮的女人叫做盖尔加朵,她演了《神奇女侠》,她曾经参过兵,为什么?因为以色列人法律规定,所有孩子成年以后必须参军。所以左边是她19岁的时候参军的照片。为什么放这个照片?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全世界所有大学中,以色列的大学生他们的职业观、目标导向以及对于校园的满意度都是最高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先参军,后读大学。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以你今天的状态再回到当年读大学时,你还会那样去度过四年的时光吗?可能不会这样。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再回到大学去学习你的心态是不同的。所以很多人选择MBA,也是希望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PPT图示)这两个人今天在很多场合被大家并列讨论,一个是谷歌CEO总裁桑德.皮猜,另外一位是微软CEO纳德拉。这两位都是印度人企业家,也是职业经理人。这时候我们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美国硅谷有如此多的印度人,他们掌握了中高层管理者,而华人几乎寥寥无几,原因在哪里?很多归根于文化、语言。但是我们知道,全世界说英文的人、全世界和欧美文化相近的国家非常多,为什么印度人可以在最新的一波竞争中胜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被忽视了。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在长期印度工作的企业家写过一个感想,有一次他去印度当地招募的时候,他发现一个现实,所有的印度应聘者,不管学什么专业,都额外会学习MBA课程。几乎在印度,所有的专业学位的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位之后都会加修MBA。这是他进入企业的敲门砖。

所以发现当讨论专业的时候,印度人很擅长,因为他们肯吃苦,数学、工程很厉害。当讨论管理的时候他们又很擅长,因为他们都学过MBA。当既具备专业能力,又具备管理能力,在职业发展中无疑有优势。今天很多人执迷于技术和工程,却忘了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技术。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近十年来一直追求一个目标,我们的使命叫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何谓健康?既专注于管理者能力,同时要专注于管理者的真诚,既要精,又要诚,这是发展的健康力量。

我们提出了四个方针: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

我们想为什么读了MBA的人,职业发展的成功性要远远高于没有读过MBA的人,是MBA的培养很有效果吗?我觉得不尽然,因为MBA本身就是一次筛选过程。我想,要选择读MBA要经历过几种磨难,要提前一年进行备考,同时备考期间要照顾工作上的压力,家庭,只能借助晚上一点点时间去准备。前段时间我遇见一个考生,他说:王老师,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当然我不遗憾。因为每次开完会,做完手头所有的工作已经到晚上11点了,这时候我拿出英语书希望背单词,真的静不下来,因为我的脑子是乱的。但还是要完成。为什么?这是我唯一改变未来的机会。因为他明白,如果他不咬牙11点以后拿出英语书,今后的每天都需要工作到11点。这是很多人真正下决心的原因。

我们也要经历面试、联考、复试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轮轮考试把精英筛选出来,是这些人的智商特别高吗?并没有,30%的人被考试过滤掉是因为没有考试,20%的人最终失败是裸考,剩下的50%的成功概率非常高,如果备考持续坚持下来,其实你离胜利仅仅只差一小步,很多人在这一小步上而放弃。

如果我考上了大学、考上了MBA,在“双一流”的大学里是否可以自然地享受大学时光?大错特错,因为MBA学制是把四年的学习量压缩成两年,这两年时间内几乎不可能有周末。想和朋友喝两杯可能都是奢望。有一次在美国有一个朋友看我,他女儿在美国就近的大学读MBA,我说,你是不是可以把女儿叫出来聊一聊。他说:很遗憾,女儿跟我说,如果今天晚上能出来的话,意味着前面一个月的努力都要白费,因为很多作业没有做好。而且他告诉我说他女儿已经一年没有出过宿舍和教室外那道校门,没有看过这所城市,因为每天要学各种东西。

当你觉得这是唯一可以抓住的两年时间,可以系统地浏览一遍所有商学精华,可以掌握这个世界很多人只有少数人真正掌握多数人不明白的背后本质的时候,你是一个饥渴的人扑在面包上,一天24小时对你来讲实在不够。很多人会工作到凌晨2点3点,有人说看到洛杉矶凌晨4点的天空,这对于读MBA的人来讲不算什么。我有一次看到朋友圈里看到,我终于听到了小区的鸟叫,那是早上两点半,因为晚上没有睡,完成作业是两点半。

当你决定MBA,去读去学的那一刻,其实你已经跳出了普通人的圈子,真正地迈向了人生的新阶段。

大学会给MBA提供很多非常好的内容,比如说我们会为他们提供通识能力,包括经济分析、决策、数据驱动分析、设计思维、演讲、领导力等等。我们也为学生提供通用技能,比如会计、财务、金融、运营管理等。面对今天的新时代,我们发现需要人文素养,科技洞见,同时也要增加很多前沿领域的专业热点,比如创新创业、医疗健康、文旅产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资本市场等等。用浙江大学校歌中的一句话来概括MBA的培养方式,叫做“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我们要“致广大而尽精微”,就是说表面上我们在学一些微观的知识,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练就宽广的胸怀与格局,要放眼全球,要跨界融合。

考量一所学校是否有能力为MBA提供足够的培养支持,可以考察这所学校有没有完成教学培养的质量认证。很多人说原来MBA也有质量认证,不同的质量认证考量的领域不一样。比如美国的国际高等商学院联合会的AACSB的认证,强调得是所谓培训目标和培养目标是否都有相应的知识点加以支撑。每开一门课要清楚地告诉我,这门课能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围绕这些目的,是通过什么样的知识内容帮助他实现。在讲述知识内容的时候怎么保证这个学生已经掌握了。所以读MBA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加一个随堂测试,这是质量保障一方面。

大学会改变很多,除了课程还有很多实践。哈佛商学院最早提出的案例分析方法证明在商学院中对提高大家的现实理解能力非常有效果。但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大量的其他内容,包括商业实战,行动学习,创业加速以及一切要把虚做实,把实做虚的努力。这句话来自于今年湖畔大学时马云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什么叫做把虚做实?把过去很多愿景、使命真正地通过培养方法落地下来,让大家觉得我们没有讲一句虚话。什么是把实做虚?当低头看地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未来在哪里,要把眼前的各位的工作,你所追求的内心技能上升到对行业,对未来,对新的增长空间的重新认识。你会站在资源整合的角度,站产业发展的角度和供应链平衡的角度去理解,这是虚和实的关系。

(PPT图示)这位校友是杨志勇,我给他的评价是自信,他今天的职务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斯伯勒伯分校市场营销、创业、旅游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当初他读MBA时一定有自己的梦想,读MBA难道一定只是在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吗?既然对于管理、经济、商业有这么大的信心,有这么大的兴趣爱好为什么不挖得深一点?MBA毕业之后他选择到国外读博士,这是非常有名的管理领域的学者。

(PPT图示)这位校友是郭峻峰,我给他的评语是能力,让职业充满诗意。他担任过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从助理的身份做起来,MBA给了他全方位能力提升的窗口,一旦打开,一发不可收拾,同时他喜欢登山和写诗,他把自己定义为诗与远方与管理同等重要,这是读MBA人的典型。

(PPT图示)这位校友是裘加林,他读MBA的时候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总经理,他读MBA期间突然之间明白医药健康+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么重要的趋势,为什么我还要珍惜眼前的职务。所以读完MBA他选择创业,给他这么大信心的还有他的几位同学,他们一起创业,创立了这次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互联网远程诊断医疗公司——微脉。而且他立成功之后专门设立了100万支持医疗健康产业MBA项目创业基金以此来反馈母校。

(PPT图示)这么年轻腼腆的女孩子,很多人没有想到,她在读MBA期间就因为参加了赛艇比赛,拿了全国的季军,由此打开她人生新天地。她发现商业不是最喜欢,她喜欢中间为之拼搏的过程。今天她是中国赛艇队八人艇女舵手,这八人都是男性,需要一位女性掌舵,她是8+1的舵手。前段时间有个非常流行的短视频,讲一个女孩子在疫情期间用划浆机不断地锻炼,一直锻炼到虚脱昏迷这个人就是她。疫情期间很多人在放纵自己,唯一在疫情期间不断学习的是MBA在读生和MBA备考生。

(PPT图示)这位是叶金章,他曾经是通信领域的副总,营销很厉害,当他决定到浙江大学读MBA的时候,他突然之间发现原来并不喜欢这个行业,他从爷爷到父亲是做茶的,是一个做茶世家。他觉得有家族的使命,尽管这可能是很难做大的事业,远不如今天卖通信器材赚钱。但是MBA毕业之后,他义无反顾地辞职,重新回到自己的老家,把他爷爷辈成立的归岭招牌拿出来,所以他现在是归岭茶庄的掌门人。他这几年把所有精力放在云南景东扶贫工作,景东县是浙江大学的对口扶贫县。他在景东一个小地方帮助当地农民改良当地普洱茶的炒作工艺。他跟我说:当我第一天去的时候,我告诉农民你们这套方法有问题,这套方法做不出高质量的好茶。农民是拿着锄头赶我走的,他们觉得来了一个城市里的骗子。但是他在农村里一待就是一年,不断地教农民,演示给他们看,自己出钱帮他们修工具的时候农民终于明白了。今年景东县终于脱贫,他所参与炒制的紫金普洱也成为了景东县的招牌产品,也是浙江大学特别喜欢送校友的一份礼品,这个背后有他的努力。

所以情怀不只是空谈,更多是带有使命和责任,问题是你有没有能力把使命真正地传递下去。

最后,MBA可以带来什么?那就是朋友。这是一帮经历过历练的朋友,在凌晨两三点一起改PPT,为明天汇报内容进行争执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分工,很多人会抱怨,你会明白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避而远之。当你完成MBA学业之后你会觉得无所畏惧,今天做任何事业都会成功,因为不只是一个人在战场,我的同学随便一个都可以组建非常厉害的团队。我们经常看到有意思的现象,创业团队的发起者往往是班里的“活跃分子”,但最后团队里一定会加入一个人,就是班级的班长。我后来问他们说,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说,只有班长最靠得住。因为在读MBA期间愿意付出,为班级服务,愿意组织班委会不求回报的只有班长,这样的人在事业团队组建期非常重要,这样的人平时很难找到,但是在我们MBA同学中却非常多。

最后,我突然想起最近网上流传的一段话,2020年发生了很多可怕的事情,肺炎、国外的暴乱,失业,各种不确定因素,那时候整个经济停摆,人们困在家里。那么你当年2020年是怎么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各位可以告诉我吗?不要告诉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刷抖音渡过。希望大家很自豪地对我说,至少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

(PPT图示)这是赵大维老师,在疫情发生的时候,为了能按时开课,在自己家里买了很多设备搭建了一个直播的空间。这是很多同学们,一边面对疫情压力,一边按时在上网课的状态。一个同学的鼠标垫写了“拼了,我们能赢”,看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出来了。由于是在上网课,很多人在抱怨和回避,因为不确定的事总是让人反感和恐惧,但是你从中挖掘出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本我,沿着已定的目标严格自律。你的未来怎么可能不成功?

最后,谢谢大家!

物权法司法解释一

terra虚拟货币公司

2000年后股市牛人

儿童结肠息肉切除多久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