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下乡拉动800亿消费
“建材下乡”拉动800亿消费
“建材下乡”拉动800亿消费 更新时间:2010-2-7 0:27:30 继“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之后,“建材下乡”成为2010年最抢眼的强农惠农、提振产业的新政。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文件指出,要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消息一出,国内建材行业为之一振。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低产出、出口受挫……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并不能掩盖建材业的种种隐患,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是威胁这个产业健康发展的致命一击。那么,“建材下乡”能否重演“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风光?能否借机一改产业弊病,博得健康发展的前景? ◎市场广阔 “建材下乡”体量超“两下乡” 在中央正式发布一号文件之前,关于“建材下乡”的消息,在市场上已经传闻许久。 2009年初,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向工信部提出 “建材下乡”建议,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座谈研讨,并在2009年中国建材商大会上设专门议题,就“建材下乡”进行热议,会上得到了众多建材生产、流通、物流等相关产业链企业的积级响应。随后协会多次组织专家到典型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研讨实施办法,并最终形成了一份建议方案。 “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之下,中央筹划了若干年的 ‘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终于成行,给相关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作为全国主管建材的行业协会,我们认为如果建材也能下乡,其拉动内需的效果要远远超过‘两下乡’。”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认为,相比仅仅买一台电视、一辆汽车,新建一幢住房所拉动的消费不但在数额上能够远超,收益的行业也要多得多。 “建材行业不仅品种众多,包括陶瓷、涂料、门窗、照明多个类别,而且每一种产品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受益面极广。比方说,农民买了一台5000元的电视机,政府补贴了1000元,那么最终的消费额就是5000元。但如果是建材下乡,新建房会用到水泥、钢材、玻璃等基础材料,还有室内装潢、家电家具,行业范围一下子就外扩了。如果再加上装修队、经销商队伍的扩大,更是推动了就业。所以说,‘建材下乡’的后劲很足。” 住房需求体现市场潜力 去年9月,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曾经对北京、河北、湖北、江苏、重庆、广西、浙江、黑龙江等8市12个自然村进行调研,今年9%的自建房计划让“建材下乡”有据可依。 调查报告显示,这12个自然村中,村民人均年收入为6193元,略高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每户新建房屋费用为10.6万元,且大部分自建房都进行装修,每户装修的费用一般占建房总额的1/3左右。更重要的是,此次调查的6372户农户中,有580户拟在2010年新建房屋,其比率约为9%。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我国2008年农村人口为72135万人,以每户家庭3.27人计算,约有农户22060万户,以此次调查为依据,计算得出2010年全国拟新建房屋农户为1985.4万户。 在秦占学的眼中,即使最终建房的只有这近2000万户中的5%,也是一个超过800亿元规模的市场。“人口红利和市场需求是建材下乡的最大优势。”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杜志雄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历了两个建房高峰。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有了根本性改变,农民自主用房建设数量随之大幅增加。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农民住房增加主要体现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性需求。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说,现在中国农村是否即将进入第三个自住用房建设高峰,还有待证明。我个人认为,在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央出台这个政策,更有利于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杜志雄说。 秦占学透露,“建材下乡”预计将在今年进行试点,然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细化方案,然后再推广到全国,但是目前仍无时间表。 ◎业界担忧 纵容产能过剩 对一个高能耗、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实施补贴?担忧和质疑是部分业内人士闻讯后的第一反应。 毋庸置疑,“建材下乡”政策一旦正式推行,国内建材厂商面对的将是从未如此广阔的农村市场。但是巨大市场带来的狂热情绪,是否会让“建材下乡”消化过剩产能的初衷在市场面前迷失,甚至是纵容? 中国水泥网主编周利群认为:“建材下乡落实,对水泥行业来说,确实是一大利好。但严控产能过剩,依然会是2010年的行业主题。我们预测,国家的调控力度还会加大。打开下乡之门,可能使得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加大。 ”业内人士所担心的,正是一拥而上的疯狂生产。 2009年末,工信部印发《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通知称,当前水泥重复建设出现加剧趋势。2008年全国水泥产能18.7亿吨,产量14亿吨。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新建成投产和在建生产线400余条,总产能约6亿吨,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此外,目前全国仍有5亿吨落后产能,约占现有总产能的27%。同时,2008年我国平板玻璃的总产能达到6.5亿重箱,总产量5.74亿重箱,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有30余条,产能1.2亿重箱,产能过剩问题将可能进一步恶化。类似的情况在钢材、瓷砖等品种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如何在建材下乡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产能再扩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也只能依赖政策的执行力。 ”周利群如是说。相比之下,秦占学要乐观得多。 “‘建材下乡’对消化产能有一个积极作用,此外政府和市场都会起到调控作用,没有必要担心。 ”他表示,产能过剩问题并非一天两天,去年国家在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上花了大力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样的政策调控今年还将继续下去。“企业如果想增加产能,不是你想加就加的,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设定了准入制度,如果是高污染产业,或者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基本不会批准新建。 ”此外,在陶瓷等民营资本为主的市场,他认为可以依靠市场自主调控。 “投资者在项目上马前,必然对市场作过分析了解,不会盲目投资,所以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倾销低端产品 与此前“家电下乡”比较,建材行业涉及的产品品种众多,且每一种产品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如何确定“建材下乡”目录产品的标准以及补贴方式,成为各方关心的话题。一二线品牌价格较高,农民难以承受,但是如果巨大的农村市场被三线品牌或杂牌军占领,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则很难保证。业内人士更为担心的是,一些劣质超标的产品可能混迹其中。 “农民的品牌意识不强,他们在选购产品时,价格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些高能耗的低端产品,甚至是甲醛超标的劣质产品以低价策略借机进入市场,把农村作为倾销地,是违反‘建材下乡’的初衷的。 ”除此之外,配套及售后服务也是业内担心的问题。对此,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提出,一方面要对产品设置门槛,另一方面经销商也需有“准入制度”,只有通过诚信评估的经销企业,才能成为下乡建材的销售商。 具体来说,产品的准入制主要设三道门槛:首先是产品达到国标;其次是绿色门槛,要求下乡建材环保达标,并配发“绿色建材产品标识”;第三是产能门槛,要求入围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针对产品的门槛设置,将有效防止高污染的劣质建材下乡,同时也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大企业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对经销商采取市场准入制,将比监督生产厂商来得更有效。 ”秦占学表示,国内有几十万家的经销公司、个体户,大型建材卖场可能是3000多家,只要保证“建材下乡”定点销售的卖场中只出售目录产品,那么农民的利益就能够得到保护。 “除了要有一定的销售规模,经销商的交易诚信也很重要。我们已经建立了全国建材交易信用等级评估体系,通过第三方来评估商家诚信,符合要求的才能入围,然后向全社会公布其诚信等级。 ” “只有绿色环保的建材产品才能进入农村市场。 ”秦占学强调,只有推广达标合格产品,才能有效消化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 ◎企业“备战” 对于上述政策的出台,向来嗅觉灵敏的企业已经开始“摩拳擦掌”。 “前几年由于房地产也火爆,钢材产销两旺,经济危机到来后,4万亿的投资来得也很及时,铁路、公路、基础建设使得钢材市场受影响不大。但是从今年开始,房地产业受到国家调控,钢材的产量和库存都在增加,这时候打开农村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上海钢铁贸易商会秘书长李强表示,上海历来是国内钢铁贸易的高地,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销售的钢材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坐拥大量资金,身处信息中心,品牌企业密集,在多种优势之下,上海钢铁企业已经瞄准了“建材下乡”带来的广阔市场。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还在等待实施细则的出台,然后调整策略。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原有的产品种类和销售模式会有所调整。 ”由于农村自建房一般都是平房,或两三层的小楼,城市里建造高层建筑所有的钢筋必然不适用,产品种类将加以调整。此外,原本的销售模式是直接与终端对接,但现在面对广大的农民,无法做到点对点销售,发展二三级经销商迫在眉睫。 “怎样从大众销售转型到零售,从大城市转向偏远山区,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发展多级经销商尽管会摊薄利润,但能够快速占有市场,抓住客户,这就足够了。 ” 而对于经销企业来说,有些人已经尝到了农村消费的甜头。建配龙集团董事长顾问祝申生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上海郊区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占到了建配龙销售额的5%。“有一位中央领导曾经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怎么样,还要看装潢。可见自建房对农民生活的重要性,而对于上海农民来说,基础的建材已经不是问题,他们的消费转向了室内装潢。”根据建配龙的统计,上海郊区农民平均在店内一次性消费18000元到20000元。尽管“建材下乡”中可能不会涉及到软装补贴,但带来的衍生效应不言而喻。为此,建配龙已经将明年的销售目标提高到了10%。“我们将通过加大宣传,组织农村消费专场,价格优惠等手段吸引农民前来消费,争取使其消费额占总量的10%。 ” 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黄国桢表示,对于不同地区的农村或可采取不同幅度的补贴政策,以真正拉动消费。 “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远低于东部农民,如果补贴幅度不到位,他们可能仍旧造不起房,所以政策应该有所倾斜。而对东部农民来说,装饰装修的需求更多,或可将补贴面扩大至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