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桂浩明市场为何难现交割日效应
上海证券报:桂浩明:市场为何难现“交割日效应”
上海证券报:桂浩明:市场为何难现“交割日效应” 更新时间:2010-6-20 0:01:26
股市评论人桂浩明
自从推出了股指期货交易以后,有关“交割日效应”的讨论就一直很多。所谓的“交割日效应”是指在某个股指期货合约的交割日临近时,参与期货交易的多空双方为了争取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合约交割价,运用各种手段对期货乃至现货价格施加影响。特别是因为股指期货合约按规定是以股票现货指数为参照,通过现金进行交收,这样在最后临交割时,现货指数对股指期货就几乎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就会有大资金进入现货市场,导致股指大幅震荡,从而形成“交割日效应”。
在海外市场“交割日效应”可以说屡见不鲜。我国香港股市每次股指期货合约交割前夕恒生指数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震荡,并且行情有时还会比较极端,明显超越常态。当然随着合约交割的完成,这种效应会迅速散去,股市行情也就恢复正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交割日效应”更多意味着股指莫名的上窜下跳,因此大家一般都很提防,在操作上尽可能地予以回避。现在A股市场上也有了股指期货,因此,当相关合约的交割日临近时也就不断有人提出要警惕“交割日效应”。
不过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个股指期货合约进入交割,但两次都没有出现“交割日效应”。在交割日临近的时候,不管是股市还是期市表现都很平静,没有出现意外的震荡,这种状况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股指期货交割将引发股市现货剧烈震荡的习惯认识。不过问题也由此产生:A股市场上为什么不容易出现“交割日效应”呢?
原因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第一,现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主要还是个人投资者,其中又有相当部分以前是以商品期货与权证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他们参与股指期货的目的基本上就是寻找趋势性机会进行投机,而非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事实上,现在股指期货的参与者大都并没有比较高的股票仓位,在股市中的投资规模也很有限。这样一来,即便在临近交割日时存在影响指数走向的动机,但是并没有能力来操纵现货市场。这也就决定了在交割日很难出现期现大幅度联动的局面,也就不会形成“交割日效应”了。
第二,现在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的基差一般都不大,近期更是在很长时间内低于25点,这不但令进行套保操作缺乏足够的空间,并且也使得两者之间的靠拢走势会很平淡。有的股指期货投资者更是会选择移仓的办法,即将当期合约转到下一期,以此来避免交割。因此,往往是在交割日期市期货成交量不小,但主要都是在进行平仓操作,而期间的指数波动幅度却十分有限。
最后,我国指数期货市场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特别是有比较高的进入门槛以及对资金杠杆使用上的限制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平稳运行提供了基础。应该说,这也正是市场各界愿意看到的,毕竟“交割日效应”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运行态势。
当然,随着今后股指期货参与者队伍的扩大,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增加、套期保值规模的上升,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也会有一些新的现象出现,不会长期重复现在这种平淡如水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