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修订版将剔除ST股

被称为A股“温度计”的上证指数,30年后迎来首次修订!6月19日,上交所出台《关于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称,经研究,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记者注意到,本次上证综指修改包含剔除ST股、延长新股纳入时限、计入科创板上市证券等方面。

同时,科创板迎来了首个指数。上交所公告称,将推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简称“科创50”, 计划将于7月22日收盘后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沪指修改涉及三大方面

一是

指数样本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从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的证券,从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计入指数。

二是

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三是

上交所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证券将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表《沪指失真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一文,随后引发市场关注。

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李迅雷认为,上证综指与我国名义GDP规模的联动性有所缺失,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上市公司结构中的传统行业占比明显高于在GDP中的占比;二是绩差股没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总体股指点位;三是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存在不合理之处;四是指数加权方式的问题。随后,上交所宣布建立指数编制专家咨询机制,首次指数编制专家咨询会议将于近期组织召开。

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是否会影响指数的连续性,是否会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上交所表示,本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制调整的做法,拟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进行,即指数编制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于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因此,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纳入科创板证券,提高沪指市场代表性

在公布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的同时,上交所也就投资者关注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解答。对于调整新股计入时间,上交所表示,诸多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当前上市第11个交易日计入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表征准确性与稳定性。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

对于剔除ST股票,上交所表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此外,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合计权重0.6%。因此,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不会影响其综合指数定位。

为何纳入科创板证券?上交所表示,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

专家解读:修订后更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表示,上证综指样本调整有三重意义,一是新修订指数生命力更强,更能反映经济转型方向和产业升级方向,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更有效投入先进产业;二是新修订指数剔除了被淘汰企业,包括违规被淘汰和公司不适应发展被淘汰,这样保证了新指数去劣存优,推陈出新,引导投资者良性投资;三是新指数更注重交易量指标,即考虑上市公司对交易的贡献,这也是国际上一些证券交易所的通行做法。

“此次上交所对上证指数进行的调整,使得这个指数更加合理,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这个调整属于微调,对指数没有太大影响,保持了指数的连续性。过去上证综指10年不涨的情况,在此次指数修订后也不能完全改变,还是要看后面有没有更多的成长型的股票去上交所上市,过去十年错过了BATJ这些新经济的龙头,那么,未来要吸收更多这种新经济的龙头上市,才能够改变“上证指数10年不变”的这种走势,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成长性。

“科创50”指数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指数代表性充分。截至5月底,50只样本的总市值覆盖率约61%,在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上的覆盖率均超过60%;

二是行业特征鲜明。50家样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

三是科创属性突出。50家样本公司平均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

股市收益率

海大复试套路

山大美术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