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关注中国企业家的嬗变之路
MBA关注:中国企业家的嬗变之路
MBA关注:中国企业家的嬗变之路 MBAChina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活力,在经历了三年的改革停滞之后,人们开始看到了新的希望。25岁的郭广昌当时是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他出身浙江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听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郭广昌决定和几个同来自复旦大学的朋友一起创业,他们创业的初衷非常简单:改善自己的生活,让家里人过得更好。
郭广昌和他的同伴们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实现了他们的创业初衷。郭广昌和他的同伴们的想法也在改变,正如他多年以后说的那样:我们当初创业就像打造一艘船,当我们到达第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发现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下船,因为我们必须要对同一艘船上的员工负责,要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创业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团队。
这艘船变得越来越大,在利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价值。如果你现在问郭广昌,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他会给你一个新的答案: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创业目标的变化,他们的身份也在发生某种嬗变:从一个为了过更好生活的商人,到一个带领团队致富的企业负责人,再到创造价值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家。
郭广昌和他的同伴们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企业家的写照。在中国,这个群体出现的时间大约30多年,他们既有出生草莽、为生计打拼的乡镇农民,也有主动下海的政府官员和高校教师,还有熟悉企业的产业工人和科研人员。在30年的时间里,他们打造出了一批快*长、规模庞大的企业,在创造了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中国企业家的这种惊人的动力和能量究竟来自何处?在过去3年时间里,两位管理学者——史蒂夫。塔平和周宝林拜访了中国不同行业、不同创业背景的100多位企业家,对他们进行了100多场深度访谈。从访谈中两位学者发现,驱动中国企业家不断进取的动力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梦想——是梦想赋予了他们力量、激情、能量、勇气和韧劲。
梦想让他们变得强大,也让他们成为“无法放弃王冠的帝王”,为此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他们也希望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比如说把日常运营责任和决策权委托给一个职业经理人,但他们很快发现,真正值得信任的经理人少之又少。他们很快就不得不为自己不成功的尝试付出代价,重新执掌权杖,无法脱身于企业*。
这也是华人企业家的宿命。在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很多华人企业家到了80多岁还在工作(比如李嘉诚),有些人甚至在任上干到去世(比如王永庆)。你可以称赞这些企业家超级有梦想,超级敬业,但这种个人的梦想对于企业的基业长期未必是好事,因为它们并不能支撑企业家们另一个更为宏伟的梦想——打造一个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司。
当第一代企业家退休后,企业会向何处去?影响企业家梦想传承的症结何在?在访谈了大量中国企业家后,史蒂夫。塔平和周宝林发现,这个影响企业家梦想传承的症结就出在信任上。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陌生人之间很难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便没有授权。没有授权,企业家便永难解脱。为了避免油尽灯枯,企业家必须尽早在团队中建立信任系统。
要建立企业内部的信任,最优秀的中国企业家首先要让自己成为激发型领导者,他能激发他人的潜力,吸引别人围绕在他们身边,指导大家去实现共同的梦想;同时要打造互为伙伴关系的领导团队,这种领导团队基于一群关键人物的亲密合作和开诚布公;同时还要有一批同心协力的员工,每个人都被激发、鼓舞,尽自己最大努力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想。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意识到,伟大的企业并不是建立在企业家一个人的梦想之上,而是建立在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人的梦想之上。大家同舟共济,结成一个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共同担负公司的责任与使命,有着相似的价值观,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