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怎样成为企业生态的创新发动机
MBA教育怎样成为企业生态的“创新发动机”
MBA教育怎样成为企业生态的“创新发动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MBA中国网讯】“半年销售收入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近期,华为披露的2019半年报,用数据证明了:即便面对美国禁令的巨大压力,也依然可以依靠自己多年来的持续创新,抗住突如其来的风雨骤变。
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管理的创新,也一直是商圈和企业界永远的话题。创新,让实体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脱颖而出,让新兴企业成为行业瞩目的独角兽。
而作为管理人才的“孵化器”,中国发展势头正盛的MBA教育,能否成为提高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呢?
“以前我们是引进西方的管理、创新的理论,现在我们通过慢慢消化,并结合中国的管理实践,在更多地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创新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王宗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在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从MBA课程和培养的角度解答了企业届如何提升综合性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宗军
MBA教育怎样作用于管理者创新能力?
《中外管理》:创新,不仅是经济发展对每一个企业的要求,也是每个企业家必备的能力,企业家或管理者在商学院受教的几年里,是否能真正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王宗军:MBA学员本身已经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以及一些社会经验,并且有一些管理方面的初步感受及磨练,应该说也有了一些对创新能力的前期探索和思考。
进入MBA学习后,系统化的教育对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有一个过程驱动、结果提升的综合作用。因为这些课程内容不但与国际接轨,同时结合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的实践案例。
在MBA授课中,教授们会借助商学院管理案例,比如:分别以市场、战略、营销、人力资源等不同重心的案例的解剖,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认知能力,同样也会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最后,在MBA毕业论文环节,教授一般会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他们的实际管理和行业领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找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也是发现过去管理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变他们原有的管理手段,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
不同城市,不同的创新特质
《中外管理》:创新能力除了商学院授课的影响以外,跟企业家个人所在的地域、环境有关系吗?不同的区域或者是城市,对中国管理者个人的创新能力有怎样的环境影响?
王宗军:目前看,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还包括如武汉、杭州、成都等在内15个新*城市,这些城市的人才创新能力相对其他城市要强一些。因为这些地区,积累和集聚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反过来,创新人才的集聚,也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创新活力。创新活力强的区域可能会有利于本地区企业和企业家整体的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创新是要有成本的。就企业而言,创新意味着对原有的产品、流程、技术,乃至制度的一种改变,或否定,必定会产生成本。而且,不是所有的改变和否定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所以,创新人才集聚比较多的区域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更高。
不过,现在我们分析也发现:*城市的创新活力正在减弱,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城市的房价。
创新人才不断的流入,一方面推升了房价,但另一方面,房价升高至某个临界点后,房价压力会导致人才流失。
除了房价,当然还有其他比如:整个经济环境、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创*策,还有这个城市、区域的文化特质、历史的积淀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地域文化为例,对比深圳和青岛这两个城市。虽然这两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力都比较强,从这里走出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但他们的创新特质却差别很大。
青岛的城市历史相对较久,深受齐鲁大地孔孟之道的文化导向,青岛诞生了一批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像海信、海尔、青岛啤酒等。
而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史不到40年,它是一个更加流动、包容、迅速积累人才的城市。在深圳这个城市,积聚了很多年轻人才和企业家,他们的学习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可能更强一些。所以,从深圳走出了华为、腾讯,以及很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并且越走越远。
MBA教育是动态变化的
《中外管理》:中国商学院MBA课程的授课体系和模式,这些年来呈现出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需求有没有建立紧密联系?
王宗军:中国开始开设MBA课程是在1990年,初衷是给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补课”。在MBA课堂上的学生,背景是非常多元化的,他们需要通过工商管理这样的知识体系来补充、丰富,乃至提升他们原有的管理方面的知识体系。
企业在发展,管理的问题也是在不断变化乃至升级的。也就是说,当企业对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时,管理教育就应该提供一种动态的,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而这种课程体系源于实践的改变。
比如:近年来我们面临着管理工具的改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对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那种靠资历、经验来管理的时代过去了,现代化的管理需要靠大数据,靠大量的实践、事实来主导。此时,管理的方法可能要改变,要把新的信息技术、理论方法运用到管理当中去,所以MBA课程体系也在相应地改变,包括课程和案例。
另一方面,MBA课程体系也会紧跟国际趋势,有机地吸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先进商学院的内容体系,最终形成能够适合我们中国的管理实践、管理发展需求变化的课程体系。以华中科技大学的MBA课程体系为例,就是按照国际上最高要求的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创立于1916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学院和会计项目非政府认证机构)认证标准来推行的。
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设置、案例的选择,与学院培养管理者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吻合的。
创新和战略管理的四个具象层面
《中外管理》:企业管理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创新和战略管理,这也是您研究和关注的学术方向。创新和战略管理能力是否比较抽象?如何更具象、具体地培养、提升其管理的创新和战略观?
王宗军:企业的战略管理并不抽象,它来源于对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把控。
第一,流程管理。不管是金融行业还是贸易行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管理者要对企业的流程非常熟悉。比如:生产、制造、经营、销售管理等业务流程。
第二,投资融资管理。简单的理解就是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当企业没钱时如何借到钱?企业有钱时怎么样更好地赚钱?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叫人事管理。应聘者是否适合?如何引进人才?如何培养和提升他们?对目前的员工怎样考评、测量等。
第四,战略管理还包括对市场的分析和预见能力。在产品的研发、实验阶段,有时潜在市场需求是看不见的,这时战略眼光和战略管理能力就尤为重要。
以上这四大方面支撑着管理者对企业的把控,最终形成了企业的战略观。而创新则是对企业产品、技术、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改变,它是源于问题的,需求导向的,并且这些改变一定有利于企业不同环节的提升。创新的价值就体现在:创新最终会使企业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所以创新最终是一个大的产业链的变革。
或全能或专才,中国最需要的管理人才两极化
《中外管理》:从您在MBA授课的经验看,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商界最需要的,或者最稀缺的是什么样管理型商业人才?
王宗军:从目前的市场和企业需求来看,企业应该需要两种人,一种是有战略观的,能够胜任一个企业的全面管理。简单说就是把这个企业交给你,你能够给管起来。
这也是MBA培养的一类企业管理人才。他们具备管理整个企业的能力,包括投融资、人力资源、市场、战略管理,保障不同部门都能协调运作。
但这类全面的管理人才毕竟只占据少数,一个企业里一把手或某个部门的最高管理者只有一人。所以,企业还需要第二类管理人才,即专业细分领域的管理者,就某个擅长的技术或专业领域进行管理的人才,这类管理人才类似于“部门式的职业经理人”,这也是MBA目前培养的另一个方向。专业的管理人才通过所在部门的实践,逐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再进一步提拔到高管层。
这两类人都才是企业目前比较需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MBA培养的学员越来越年轻化,不乏有一些具备被企业“破格晋升的潜力股”,他们也是企业需要的稀缺人才。
MBA培养的挑战和未来
《中外管理》:MBA课程在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没有一些困难,或者有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宗军:现在MBA班的很多学生是在职学习,那么学习的时间只能是晚上或周末,学习时间大大受限,客观上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习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中外管理》:在MBA教育和培养方面,如何创新和变革才能解决目前中国商业人才的缺口问题?
王宗军:从商业或管理的需求角度来看,“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商学院是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能力培养和学位授予的,比较全面的平台,但要注意:在理论层面,在不断跟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研究总结中国的先进管理理论与体系,研究中国式创新、中国式管理。
另外,放眼未来,有预测说,到2025年,或2030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MBA课程能提供什么样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来带领中国的企业取得成长与发展?是否有可能形成一套中国自己的引领世界的理论与体系?这些都有可能,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盲目,要多立足当下找到现在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