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案例解析:三桶油深度博弈

MBA案例解析:三桶油深度博弈 MBAChina   7年,151亿美元。

2月26日,中国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的交易,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

这桩耗时7年,被尼克森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生意终于签字画押。

有外电评价说,这只是一家中国公司全球布局的开端,此举不仅会让中海油拥有更大的海外资源,更有望t提升这家中国国有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的地位。

一桩生意引发的国际猜想显然超出了当事人的预料。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表示:“尼克森是一个较强且具备较好增长前景的多元化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及储量、较高的勘探前景以及能够实现其资产价值的高素质员工。中海油将充分发挥该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公司的海外业务。”

不仅中海油,中国另外两大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601857.SH)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600028.SH)也都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能否为中国能源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带来新的突破?

中海油能得到什么

2月26日,中海油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完成了收购尼克森交易的交割,尼克森成为中海油全资子公司,其首席执行官莱因哈特(Kevin Reinhart)留任,李凡荣任尼克森公司董事长。

作为一家全球性能源公司,尼克森日产量相当于原油21.3万桶,它不仅在加拿大西部拥有大量油砂和页岩气储量,在英国北海油田、尼日利亚、墨西哥湾和哥伦比亚等地也拥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权。

此次收购,中海油可谓砸下重金。中海油并购总报价高达151亿美元,收购溢价率高达61%。并购完成后,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接近200亿美元。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中海油将通过银行融资60亿美元,并从公司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中取得555亿元人民币以支付收购对价。

虽然成本巨大,但长远看来,中海油这次收购的利润也很丰厚。有媒体引用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报告称,中海油对尼克森的收购,将使其油气净产量较2011年增长22%,达到5500万吨,而其海外权益油气产量也将比2012年翻番,达到2000万吨。

2012年,中海油的海外权益油气产量近1000万吨,为中石油海外产量的五分之一,尚不及中石化的一半。

通过此次收购,中海油将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如英国北海)和新兴页岩气盆地,同时巩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地区的现有地位。

“借助此次收购,除增厚油气储产量20%以上外,中海油得以进入英国北海、西非和墨西哥湾深水市场,同时涉足加拿大油砂和页岩气领域。一是海外业务空间有望得到拓展;二是油技板块进入页岩气和油砂领域,可大大提高公司未来业绩和整体估值水平。”申银万国分析人士指出,中海油2013年资本支出继续快速增长,成功收购尼克森公司有利于“十二五”产量目标的实现。

在完成“并购”这一动作之后,如何让尼克森为中海油创造更大的价值则需要“合理、到位”的整合。

在中海油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眼中,接下来的整合过程分立刻的、短期的和稍长时期的三部分。立刻的整合在交易完成交割之际就已经完成;短期内是整合密集运作期,两家公司的计划、财务、勘探、开发等十几条业务线要进行对接;此外,还有一段更长的重要整合时期,是价值理念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尼克森成为中海油的全资子公司后,中海油承诺将保留全部原有员工,而中海油方面派驻尼克森的人员安排还在制定之中。

杨华对媒体表示,目前只确定了李凡荣担任尼克森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的其他成员还将在未来两三个月的整合时期中确定。

“三桶油”的国际大并购

事实上,中海油此番收购是继7年前收购有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之称的优尼科公司失败后的再度出手。有分析认为,中海油此前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与对方公司管理层达成默契,而且对美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而这次收购尼克森期间,据外媒报道,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曾多次与尼克森高层会谈,强调这并不是一项恶意收购,并承诺尼克森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不会因此受损。

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约翰·桑顿认为,2005年的中国石油企业对于海外并购缺乏经验,有点操之过急。如今,这些企业都已学会之前先静悄悄地开展外围工作,并将收购交易系统化,从而避免之前所遇到的很多不必要审查。

无独有偶,就在中海油宣布成功收购尼克森的前一天,中石化也公告称以10.2亿美元的交易价格收购美国第二大天然气资源开发商——切萨皮克公司位于美国一块非常规油气资产50%的权益。据估算,该项目未来的经济可采量约4.9亿桶油当量。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12月12日,中石油宣布以16.3亿美元收购了必和必拓公司位于西澳大利亚海上天然气项目西布劳斯20%权益和东布劳斯8.33%权益。12月18日,中石化以约15亿美元交易价格收购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49%股份项目正式交割。该交易也是2012年全球范围内,针对英国油气资产交易金额最大的单笔收购。

这几起重大收购,使中国能源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形成新的突破。有专家分析称,央企在2013年仍将保持在海外资源收购方面的强势,尤其在欧洲市场的油气资源,将更加频繁地出现“三桶油”的收购身影。

据粗略统计,“三桶油”在去年全年的海外投资超过2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投向了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

进入深度博弈

正如外界所评价的那样,“三桶油”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开始打破能源格局,更是在国内市场上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深度博弈。

卓创资讯研究员高健认为,尼克森油气资产转入中海油门下,使得中海油油气资产大幅提升,对其油气产量的推动也是助益良多。事实上,自1988年石油部撤销、三大油企三分天下之后,中海油仅仅获得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部分,储量问题长期制约着中海油的发展。对尼克森的成功收购,将使中海油的油气储量增加约30%,产量增加约20%,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海油的“能源危机”。

不仅仅是中海油。事实上,中石油、中石化进军海上油田开发的规划早已提上日程。

去年2月,国土资源部将江苏沿海的盐城东区块勘探权和南通海安东区块勘探权分别出让给中石油、中石化,这也是我国常规油气探矿权的首次竞争性出让,而这一竞争格局也让“三桶油”海上博弈的格局雏形渐现。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后起提速无疑将使中海油多年在国内海上油田开发的角色迎来挑战。中海油执行副总裁袁光宇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5年,中海油将砸下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国内的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此外,依据中海油的规划,到2015年,中海油在国内的油气产量将达到6000万~6500万吨。

作为专业的海上作业油气商,中海油的巨额投资背后是其他两大巨头蓄力追赶的关键信号。“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十二五’规划中都有海上油田开发设定的目标,只是由于起步较晚,其他两家公司的目标较中海油低一些。”相关业内人士坦言。

与此同时,中石油与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古巴等国也先后签订了海上油田的开发协议,其大规模进军海域的步履已为时不远。而饱受上游资源掣肘的中石化也同样将资源版图扩张至国外海域。

据了解,此前,中石化就曾先后参与加纳、委内瑞拉的海上油田项目竞购,而对于国内的海上区块,中石化也将伺机而动。

“除国有石油公司竞争外,与国际石油公司的竞争也必将日益激烈,一旦有机会,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国有公司都将对海上资源进行争夺。”相关研究员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沿海油气大多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渤海中南部、东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地区,而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这些区域的油气竞争也将日渐升温。

丰臀最快最有效的运动,快来学习吧

港股通和直接港股交易的区别,一起看看吧

国债逆回购的利息具体是怎么算的?快来了解一下吧

港股通交易规则你了解吗?交易规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