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四连升购进价格指数持续跳高
PMI四连升 购进价格指数持续“跳高”
PMI四连升 购进价格指数持续“跳高” 更新时间:2010-12-2 7:47:20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11月官方PMI数据继续向上,再次强化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 公布的数据,11月份PMI指数为55.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创下近7个月来新高,并连续4个月在50%的分水岭上,逐月递增。 值得关注的是,11月购进价格指数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创下2008年7月以来新高,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通胀压力不断加强。不少专家认为,由于PMI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良好,加息会很快提上日程。 同一天公布的1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由10月的54.8%上升至55.3%,上升幅度与官方数据相同。 经济走势仍不确定 11月官方PMI较上月上涨0.5%,但低于10月份0.9%的涨幅,表明经济在扩张区间逐步走稳。 针对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11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预示经济景气度提高,这与今年以来投资、出口、消费较高增幅是一致的。 中汇银报告也认为,考虑到11月中下旬由欧债危机及连续紧缩性政策及政策预期等带给市场的打击,PMI指数续涨无疑是久违的利好消息。 同上月相比,各分项数据呈现稳中略升的基本态势,11个分项指数“四降七升”。在7个上升的指数中,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则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 汇丰PMI显示,当月新业务整体增速为8个月以来最快,新出口订单也有增加,增速加快至7个月以来最大。不过,新业务的整体增速大于新出口订单增速,说明新业务的整体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市场。 张立群指出,需注意工业增长率、GDP增长率持续回调,这些指标的变化与近几个月来的PMI指数走势不同。经济增速回调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综合来看,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未来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但中汇银乐观认为,今年以来包括工业增加值及GDP在内的反映实体经济增长的指标均处于下降状态,景气指标PMI的背离或意味着未来实体经济增速将有所回升。 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与上月一样,11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仍在继续攀升,达73.5%,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该指数自8月份以来,持续强劲攀升,目前已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 分行业来看,购进价格指数全面走高,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70%。部分行业,如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高达80%以上。 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吴土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升了3.6个百分点,20个行业全部上升,说明除了农产品,工业品的价格上升压力也很大。 通常购进价格指数涨幅领先于PPI涨幅6个月,这预示着PPI指数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面临较强的上涨压力。 汇丰首席经济师屈宏斌也表示,在美联储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1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继续走高,特别是成本价格加速上涨,很可能加剧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中汇银分析,上一轮购进价格连续保持在70%以上的时期为2008年2月至7月,同期CPI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运行。上月CPI为4.4%,相较于2008年1月7.1%仍有一段距离,由此可判断,未来通胀形势不容乐观,或将一直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甚至更长,通胀顶峰也许能看到6%。 再度考验加息抉择 多数机构认为,11月份CPI的数值将超过10月再创年内新高,瑞银预测可达5%,兴业银行等机构也普遍认为在4.6%~4.8%之间。 毫无悬念,我国“负利率”局面将进入第11个月,而通胀势头却并不见减缓。兴业银行报告称,11月PMI保持高位预示着经济基本面向好,这将为央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提供空间,并且在需求旺盛时转手防通胀是最佳时机。 央行副行长杜金富昨日刚表示,央行已提高了政策针对性,目前这些政策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前,另一位副行长马德伦也说,央行一直对物价、流动性、经济增速等经济指标保持密切关注,会根据形势的不同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推迟至10日前后召开,而那时恰好在公布11月经济数据前夕,联想上次央行加息选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三季度数据公布之间,业界纷纷猜测,12月10日前后将是重要加息时点。 兴业银行报告认为,加息和准备金同时推出的概率较大,若选择只推出其中一项,力度则可能较大,比如加息50个基点。 但吴土金认为,国家在一系列调控价格措施推出之后,10月份加息的效果还需要观察,因此,准备金率、信贷规模这些数量工具还是优先于加息的。他解释说,在部分发达国家低利率的情况下,加息更容易引发热钱进入。此外,中国这两年政府和民间债务膨胀很快,加息一刀切的负效用很大。四季度GDP增速可能低于9%,历史上还没有过GDP增速低于9%时加息的先例,因此只能说不排除有加息的可能。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