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真相实际否决率近三成看门人如履薄冰
IPO审核真相:实际否决率近三成 看门人如履薄冰
IPO审核真相:实际否决率近三成 看门人如履薄冰 权威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通过发行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接近三成,远高于发审会单环节否决率。实际的审结通过率约为72.95%。萝卜多了,泥也冲刷得越来越仔细了。
还有你们关心的所谓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今年以来新上市企业182家,一季报显示,新上市公司业绩其实总体好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部分企业一季度业绩下滑或波动较大,主要是季节性因素以及行业周期或整体下行趋势的影响。根据一季度业绩来判断新上市企业业绩变脸,这个做法略显片面。
防病从口入效果明显
最权威、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12日,今年共审结首发企业244家,核准178家,否决22家,主动撤回44家。
据此统计,今年以来审结通过率约为72.95%,未通过率为27.05%。粗略好记点,就是三七开。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主动撤回的44家企业情况不一:
安排现场检查的过程中,有11家企业申请撤回;
在初审环节,初审会指出企业存在问题后,有6家企业主动申请撤回材料。
申请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因素,导致业绩下滑显著,这个情况占多数;
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方面存在问题,有些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调整、会计工具的变化来粉饰业绩;
一些企业,自身面临诉讼等个案风险,也有企业涉及战略调整或股权调整。
其实,严把发审关口,严防病从口入,并非今年新事。这是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贯彻的精神。
2016年6月以来,已有共计106家企业申请撤回并终止审查,且部分企业在现场检查压力和初审会提出问题后主动撤回,通过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远高于发审会否决率。
由此也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发行审核质量把控,不仅仅体现在发审会这一个环节,而是全流程、全环节的。可谓全流程把控。
在控制审核质量方面,证监会有很多招数:
比如企业申报之后,有抽签机制,进行执业情况检查;
比如在审核的各个环节,对发现有问题的企业、存在风险较大的企业或者需要澄清问题的企业,动员全系统力量安排现场检查。
悄悄划个重点,证监会审核首发企业,有两个着力关注点:
防止欺诈发行和虚假披露,通过落实举报、媒体质疑以及现场检查等手段,来防范这类企业上市;
业绩操纵行为也是审核中的关注点,证监会最近关注到一些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或者调整折旧、计提、坏账准备等方式,或者通过人为压低相关费用等行动粉饰业绩,这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
今年以来新上市企业182家。根据最新公布的一季报,新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好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直观对比数据是这样的:
接近证监会人士表示,企业能否上市,是按照是否符合上市条件、信息披露是否合规等角度考虑的,监管者并不对企业业绩进行担保,也不能说必须是优中选优,必须是持续增长。上市公司遍及各行各业,受宏观经济影响,所以业绩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
但是确确实实,2016年四季度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在今年一季报出现亏损的有23家,占比8.39%。
对于这种现象,接近证监会人士告诉记者,初步分析:
其一,行业因素,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开工不足,施工类企业受影响程度更大;
其二,地域因素,有些地区一季度基本不能开工,比如西北地区,该地企业效益体现不出来。
例如,一季报亏损金额较大的思特齐、尚品宅配、贝肯能源,主要原因分别为:客户通常在四季度对应用软件进行集中验收、家具行业一季度为销售淡季和新疆一季度气温较低通常在三、四月份才开工。
总而言之,根据一季度业绩来判断新上市企业业绩变脸,这个做法略显片面。一季报受季节性、地区性因素影响较大,参考价值有限。
证监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也关注到,有个别公司,与同行业相比,一季度业绩下滑比较明显,而且没有合理原因,对此证监会也会持续关注。
现在新过会的企业中,也有一季度出现亏损的情况。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结合以前年度的情况,确实是季节性因素比较明显的,这是不影响发行审核的。但是在招股说明书中,存在季节性因素的公司必须要加强信息披露,披露季节性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情况,并且在风险提示中讲清楚。
企业、中介更爱惜羽毛了
还有一个好现象。接近证监会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明显的趋势,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加强了审慎意识,在申报环节,不是贸然地往前冲了。
不完全统计,一般4月份年报出来后是IPO申报的高峰期,但是今年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所谓的集中申报、蜂拥而至的现象,新受理的企业平稳有序,有64家。
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申请IPO的企业、中介机构更加重视申报质量;其二,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可预期性增强,企业不用起早摸黑来排队。
接近证监会人士称,这是良性的运营机制,说明审核质量的把控,不仅仅是监管的事情,发行人、中介也开始重视了。尤其是证监会加大了对看门人问责处罚力度后,相关中介机构更重视执业质量和品牌声誉。证监会鼓励中介机构尤其是保荐机构担负起提高申报质量的职责,如果其发现保荐企业发生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事项,鼓励主动撤回,这样有助于节省审核资源、降低社会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