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郭台铭与任正非都选择了联合接棒
为何郭台铭与任正非都选择了“联合接棒”
为何郭台铭与任正非都选择了“联合接棒” MBAChina 【MBAChina网讯】可以这么说,只要郭台铭、任正非一天没有完成真正的交班,接班问题就会成为他们每年的必答题。
2012年初,由台北市政府与鸿海集团合作开发的台北资讯园区破土动工,郭台铭与郭守正父子档共同主持动工典礼,随即引发人们的众多猜测,是不是郭台铭开始为长子郭守正接班人做准备?
2013年1月18日,台北资讯园区举行上梁典礼,郭守正以三创数位董事长身份出席,更是引人瞩目。台北资讯园区规划以3C为主轴,包括世界知名品牌旗舰店,并将整合科技产业上下游市场,提供年轻人创业,发挥艺术、人文巧思的创意平台,营造一个友善的科技应用环境。
郭守正虽对父亲郭台铭的代工事业没有兴趣,但遗传其母亲林淑如的爱好艺术与美学,投资拍电影、电视,陆续有不少出色作品呈现,郭守正积极打造的数位内容,又与鸿海大电视完美的结合,人们猜想在充满人文、创意的郭守正主导下,台北资讯园区会打造一座结合科技、文化创意的多功能园区。
富士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苹果公司供应一些电脑零部件,后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商。郭守正2013年正式回到鸿海上班,并接手了富士康(鸿海集团子公司)在台湾的渠道事业。
就在人们认为郭守正接班“水到渠成”时,郭台铭宣布,长子郭守正和侄子、侄女“绝对不会接事业”,“这些年轻人都有共通的毛病”。郭台铭表示,集团有非常清楚的对策,会有方法交给年轻一代。集团正在执行分权分利的方法,让很多年轻人接棒。此前,郭台铭还表示,将“经选拔出约40名、年纪40多岁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下一代经营者”。
集体接棒,打造“联邦体制”的鸿海联合舰队,这是奉行“独裁为公”的郭台铭为自己退位设定的路线图。这个想法的形成,缘于郭台铭第一次交棒计划的失败。
2001年的鸿海尾牙宴会上,郭台铭突然宣布2008年交棒计划,这是他唯一一次明确规划的退休时间表。但随着被外界看着其最佳接班人的弟弟郭台成在2007年因病去世,以及经济的不景气,这个2008年交棒计划随即搁浅。
联合接班计划随之形成,今年更是加快步伐。要知道,鸿海12个次集团的领导人大多是与郭台铭共同打拼的同龄人。2013年6月26日鸿海股东大会上,被郭台铭举例证明增加年轻人发挥能力机会的卢松青,今年也已经55岁。
2014年2月14日,鸿海连接器事业群(FIT)首席执行官卢松青透露,FIT将于2015年在台湾上市的消息。FIT并不是鸿海唯一一个计划分拆上市的子公司。2013年6月26日股东大会上,粘合剂、碳纳米管两项业务也被宣布会分拆上市。精密模具、光学、材料等这些鸿海占有优势的业务,都有近期拆分上市的计划。
从集团中各自独立拆分出来的事业群领导人将拥有更大的独立决策权。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目前鸿海体量已经非常大,集中式管理缺乏效率,联合舰队的管理方式针对性强,能激发各部门的积极性,反而更适合鸿海。”
集体接棒、联合舰队,意味着鸿海即将面临权威淡出的“后郭台铭时代”。郭台铭也表示,腾出时间的他,将会重点关注医疗、养生和社会慈善领域,以及帮助台湾的年轻创业者和创造更高价位的就业机会等。
无独有偶。2013年1月21日,华为灵魂人物任正非的长女、华为CFO孟晚舟首度亮相媒体,介绍华为2012年业绩增长状况,立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走向前台的是孟晚舟?为什么孟晚舟要在这个时候走到台前?任正非是否在为女儿接班布局?
此前,焦点对准任正非的儿子任平,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任正非有意逼走华为现任董事长孙亚芳,为儿子任平顺利接班铺平道路”。
2013年4月,任正非在内部邮件中表示:华为的接班人,除了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要具有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且具有不故步自封的能力。任正非说这些能力他的家人都不具备,因此,他们永远不会进入接班人序列。
任正非认为,家族继承要依据世代相承的优秀文化,单靠血脉不能成功,中国没有产生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肯尼迪家族的土壤,而华为员工持股相当于形成一个异姓非血缘的“家族”,要依靠文化传承。领袖不是选拔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华为有近7万的员工,他们将集体决定公司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这个事怎么做呢?华为从创立那一天起,确立的路线就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任正非在此前安排的是CEO轮值制度。他表示:“这比将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败也是这一人的制度要好。每个轮值CEO在轮值期间奋力地拉车,牵引公司前进。他走偏了,下一轮的轮值CEO会及时去纠正航向,使大船能早一些拨正船头。”
郭台铭与任正非相继放弃“子承父业”的传统交班模式,固然有其他方面的实际考量,但也不应当否认,站在企业竞技场三、四十年,在企业拥有至力无上权力地位的他们,深知企业经营的艰辛,尤其是高超的心智、强大的心理与精神压力,非一般人所能承受,“领路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因为对未来不清晰、不确定,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任正非语)更何况企业已经今非昔比,躯体更为庞大、涉猎更为广泛、管理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残酷,子承父业,或许会要了子女的命,也要了企业的命,像山西海鑫的李兆会。
无论是郭台铭,还是任正非,他们都有自己的梦,他们不想自己的梦碎,都在谋求实现“接班善局”,联合接棒是个不错的选择!
欲了解更多关于管理人物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managemen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