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林仪)音书科技通过ai,实现各种场景下语音与文字的相互转化,以帮助听障人士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seeing ai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人、物,并且用语音反馈,帮助视力受损人群实现无障碍的生活;通过人脸识别,通过比对找回失散人员……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对记者说,这些曾在电影中的场景已经逐步成为现实。ai作为最前沿基础技术,已渗透生活,并造福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若人工智能技术能进一步深入慈善民生领域,以科技力量对社会问题进行改善,新技术将更有变革性,对公益事业和具体的被救助者都意义深远。”刘伟委员认为,人工智能和慈善民生的“跨界合作”能够激发更多有益于社会的创新,带来更好的社会治理模式。但前提是,政府在引导民间资本主导人工智能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监管和调控职能,推动其以慈善民生需求为导向。

刘伟建议,政府落实支持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做好慈善需求对接、完善扶持和激励措施。引导科技创新型积极开展技术捐赠和平台支持,将大数据、区块链、云技术等先进技术与慈善相结合。扶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ai技术企业。“让科技聚焦于慈善,不仅可以助推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将促进科技发展。”

此外,刘伟还建议,搭建一个民政部牵头的ai技术平台,提供开放ai技术给各个慈善组织使用。他指出,传统的慈善组织,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往往采取传统的方式,并且不存在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技术的职能。因此,政府可以打造整体人工智能开放生态,让民间慈善组织更好、更快速地使用、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进行慈善公益事业。

全身动作捕捉

动作捕捉服务

实时动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