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最新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的知识,包括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最新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北京国际航班补贴标准
3月4日,财政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出台政策,明确由中央财政资金对疫情期间符合条件的中外航空公司进行奖励,奖励期限为1月23日至6月30日。
民航局官方网站发的政策名为《关于民航运输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资金支持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政策目的为,鼓励国际航线不停航,引导已停航的国际航线复航。政策支持对象为疫情防控期间执飞往返中国境内航点(不含港澳台地区)与境外航点间的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的中外航空公司。
奖励标准为,疫情期间执飞的独飞航班和共飞航班分别可获得每座公里0.0528元、0.0176元的奖励。独飞航班是指仅由一家航司执飞的航班,《通知》明确资金奖励将向此类航班倾斜。
疫情之下的航空公司承受着市场需求锐减带来的经营压力。“这个时候如果能坚持飞下来,保持不断线,对经济往来、人员往来有很大帮助。”民航专家林智杰向财新记者表示,此次出台的国际航班奖励政策将更多发挥补偿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航司在疫情期间执飞国际航班的损失。此前,财政部等部门已免征民航发展基金,以缓解疫情之下的航空公司的经营困境。
据航空数据服务机构“飞常准”统计,按照上述奖励标准,1月23日至3月3日期间,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海南航空执飞的国际航班分别可获得1.77亿元、1.68亿元、1.27亿元和0.5亿元的奖励。
民航业是遭受新冠疫情重创的行业之一,基于市场需求及公共安全考量,1月29日起,美国联合航空、加拿大航空、英国航空、汉莎航空等海外航空公司接连取消或减少往来中国的航班。此外,包括国内三大央企航空公司在内的国内航司也大幅削减航班。据航空数据服务机构“飞常准”统计,1月29日至3月4日,全球各航空公司单日执飞的中国往来境外航班由4561架次下降至1283架次。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退票2454.5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271亿元。为进行“自救”,近日多家航空公司借复工复产契机推出“跳楼”价机票,以期提高客座率。
不过,新冠疫情当前正在海外迅速蔓延,此次出台的优惠政策能否使中国往来境外的国际航班明显增加尚属未知。WHO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4日17时,中国境外共76个国家或地区报告1266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除奖励国际航班以外,3月4日出台的政策同时明确,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执行重大运输飞行任务的航空公司也可获得资金支持。根据《通知》,在疫情结束后,相关部门将采用据实结算方式,根据中介机构审计确认的执行重大任务实际运输成本,对相关航司给予适当补助。
民航局人士此前向财新记者介绍,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民航运输任务主要包括海外滞留公民运输、生活物资运输、医用物资和人员运输三类,相关运输调配分别由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牵头,民航局负责协调航空公司执飞航班。民航局数据显示,1月20日至2月29日,民航系统共执飞涉及疫情防控航班(含包机)19344个,运送防控物资275.27万件,累计2.64万吨
2021中国主要发展战略
2021年中国的主要发展战略有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三步走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等。这就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实施的发展战略。
民航基金什么意思
民航基金是指航空运输企业或机场设施运营者为保证民用航空的安全,负责收集利用的一种资金。它由各国民航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国际协议等规定管理,主要用于支付航空运输事故鉴定、调解和赔偿等开支,也可用于投资和补助科研项目,投资民航发展等。
忻州市政府补贴政策
一、助企纾困解难,稳住市场主体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和组合式税费政策在助企纾困解难、稳定市场主体预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留抵退税持续加力。全年全市留抵退税规模约36亿元,截至目前共退税2621户,累计退税总额28.92亿元(其中市县级退税4.34亿元)。二是减税降费长期扩围。1-8月,共下达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中央直达资金14.36亿元。继续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零成果,及时发布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在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旅行社旅游服务保证金等多领域降低费率标准,减免资金合计1188.58万元。平均融资担保综合费率降低至1%以下。三是税费保费延长缓缴。截至7月底,缓缴企业养老保险费15169.3万元,涉及企业4772户,惠及职工114117人;缓缴失业保险费236.2万元,涉及企业288户,惠及职工27210人。在惠及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中:缓缴企业养老保险2140.2万元,涉及898户、15715人,缓缴失业保险85.9万元,涉及56户、4768人。四是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制定“采购5条”,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在“简化政府采购程序、加快政府采购时间、增强政府采购惠及中小企业力度、发挥好政府采购帮扶带动作用、畅通绿色采购通道”五个方面更好支持和服务市场主体。
二、真金白银奖补,有效促进消费
通过多轮“消费券”的发放,有效刺激了市场消费,形成明显的拉动效应。一是数字“消费券”直惠个人。全市安排财政资金3600万元,开展“晋情消费乐购忻州”系列促消费活动,在餐饮、家电、家居、零售、汽车加油等带动效果明显的消费品领域安排政府数字消费券。二是爱心“消费券”纾困解难。落实2322.5万元资金,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对登记在册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员发放爱心消费券。
三、强化财金联动,全力推动投资
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充分用足用活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本放大杠杆效应。一是精准投放财政资金。全力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太忻一体化发展忻州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大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予一次性临时购房补助。二是灵活使用金融工具。完成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截至7月底,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4579户,担保业务规模20.345亿元,同比增长30%。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专项资金作用,及时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三是合理分配政府债券。截至目前,我市共争取到2022年新增政府债券额度56.0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14.2亿元,专项债券额度41.86亿元。现已分配到太忻经济忻州区35.63亿元,重点保障产业园区、集大原高铁、太忻大道、三大板块旅游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四、加大产业支持,助力产业发展
积极落实产业政策,大力促进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加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支持力度。一是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性补贴4.36亿元和种粮农民农资一次性补贴1.3亿元。常态化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力度,在中央财政补贴150元/亩,在省级50元/亩基础上市级再配套支持30元/亩。支持乡村产业链稳定,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二是全力支持新型产业发展。对2021-2023年建设的5G基站,申请落实一次性定额补贴。对5G领域新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省级奖励基础上市级再给予10%的配套资金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融合应用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规奖金在首次“小升规”企业奖励资金基础上上浮30%。统筹用好市级技改资金,对获得省级技改资金支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氢燃料电池及氢能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项目给予适当配套支持,鼓励我市氢能产业发展。三是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对重大文旅康养项目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贷款贴息,下达文化产业专项资金55.64万元,对22个重点新创文艺作品,12个省级以上获奖作品及第十一届梨花奖作品进行奖励,统筹安排60万元资金,支持忻州文化研究院北路梆子历史剧《救孤壮歌》排演,大力扶持精品演艺剧目、优秀影视剧目创作传播。四是支持打造重点产业链。安排市级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列入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给予一定奖励。统筹利用省级民航发展专项资金,落实中央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出台了《忻州市阶段性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目前正对有关航空公司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
五、保障民生支出,兜牢“三保”底线
一是抗疫资金足额下达。疫情防控资金8790.76万元及时足额保障,目前已下达6290.76万元。二是稳岗资金大幅退返。1-7月,以“免申即享”发放模式落实稳岗返还资金4260万元。三是帮扶救助快启直达。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0.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6亿元,省级2.5亿元,市级安排资金6000余万元,通过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全面落实好全市1200余名困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安排财政资金127.18万元。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和民航发展基金补助办法最新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