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美元回流之祸

克鲁格曼:美元回流之祸 更新时间:2010-7-26 23:57:37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然后又是墨西哥,接下来是泰国、印度尼西亚,然后又是阿根廷……现在,轮到美国了。

在过去的30年里,有关金融危机的故事此起彼伏。当全球范围内的众多投资者,不满意于眼前的投资收益之后,他们便会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一旦他们在某一个国家找到诱人的投资机会,全球资金就会蜂拥而至。

不过,往往是看上去惹眼的投资机会,在实际运作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时,资金又会迅速跑出来,留下一个烂摊子给这些吸纳热钱的国家。其实,你能在拉丁美洲以及亚洲找到许多类似这样源自金融危机的教训。而现在,同样的剧本在美国重演,而且伴随着房屋以及信贷泡沫。这种通常只会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形,这次却的的确确发生在美国。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与之前的阿根廷危机相比,在事件起因上如出一辙,但幸运的是美国不会像阿根廷那样惨。理解事件的起因,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美国的经济政策到底在哪里出现了差错?

动荡根源

这次全球金融动荡的根源真要追究的话就要追溯到本?伯南克。在当选美联储主席之前,伯南克在2005年年初发表了一次重要的讲话。他在演讲中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为什么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是借方而不是贷方,事实上后者在逻辑上更加合理。”

要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与其在美国国内找,还不如去其它国家寻找。当然,落脚点就要放到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是资本家的眷恋之地,不过由于一系列金融危机的冲击,这种地位已被动摇。而且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储备国际资产来预防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于是,曾经的投资目的地摇身一变,成为资本输出国。

正如伯南克所说的那样:“结局就是储蓄出现全球范围内的过剩,很多资金根本就没有投资的场所。”

最后,大部分资金都跑到了美国。要问为什么?伯南克解释:“这是因为美国金融市场拥有足够的深度以及复杂程度。”

所有这些解释除了一点之外,其余的都是对的:美国金融市场与其说是变得更加复杂,还不如说是变得更加诡异。在我看来,这就好像你要故意去欺骗某人,却又要假装得很真诚。例如,把一些有毒资产打包成抵押证券,然后再贴上“AAA”的评级,貌似绝对安全的新型投资品便应运而生。

换句话说,美国其实并不是全球剩余资金的理想栖息地,相反它还会产生很多坏账。在房屋以及信贷泡沫破灭之后,之前流进美国的直接或间接资本所面临的都是同样悲惨的结局。

监管失职

正如我所说的,这次危机对美国的影响不会像之前类似危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那样具有毁灭性,因为我们的很多外债都是以我们的货币标价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会像阿根廷一样步入“债务怪圈”:当时的危机让比索大幅贬值,而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转成比索负债时也跟着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

不过,即使没有货币效应,接下来几年内美国的日子同样难过。

我们之前是不是犯了什么错?一些评论家认为美联储压低利率,进而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但是,利率之所以那么低也是有原因的。尽管前一次经济衰退理论上结束于2001年11月,但就业市场真正出现改善还是两年之后的事情。当时,美联储正是怕美国经济步入类似日本式的经济停滞,才将利率水平压得那么低。

而要谈到真正的罪魁祸首,就要落到美联储与布什政府头上。正是由于它们没有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且全面的监管,才酿成今天这样的惨剧。

问题的实质并不是格林斯潘不愿意承认美国房地产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很多的泡沫,或是推卸由于没有有效监管好次级债市场而引出的失职。其实,关键还是美国的金融市场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已经超出现有金融管理框架能保护广大投资者的能力。而我们做了什么?事实上,我们并没好改造监管框架来满足新的需求,而是一直在空想所谓的自由市场。

现在,伯南克正忙于处理前任留给他的烂摊子。我并不质疑他的个人能力,只是感觉我们要阻止危机显得太迟了点。

不过,还是让我们期待伯南克能在危机渐渐平息下来之后,率先谈一下什么样的处方才能真正医治现在已经病得不轻的金融系统。

MISBHV

Martine Rose

巴黎世家包包

巴黎世家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