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新规下的定增热潮新增72家公司总募资超1000亿
再融资新规下的定增热潮新增72家公司总募资超1000亿
自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发布后,每天都有多家上市公司新发布定增预案或修改定增方案。
据统计,2月14日至3月7日,共有72家公司新发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金额约1040亿元。
新规发布后,锁价定增、8折底价等熟悉的“词汇”又回到投资者眼帘,定增市场骤然大变,投资者积极性迅速提升。
其中,不乏由可转债融资转为定增融资,也有上市公司是在巨亏之下启动大笔定增。最为外界关注的,无疑是锁价套利。3年前该模式盛行之时,利用定增市场与二级市场差价套利者就屡见不鲜。
定增热潮
自2月14日新规发布后,3周内已有244家上市公司新发布或修改了定增预案,其总计预计募集资金4241亿元。
基于对再融资松绑的预期,去年11月征求意见稿发布时,定增预案就出现一波小高潮。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7月~10月,各月新增披露定增预案的公司数分别为27家、12家、22家和26家,之后的11月则猛增至33家。
今年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发布后,新披露的定增预案再度大幅增加,2月单月新增50家。其中,2月14日之前披露的仅6家。
进入3月,截至到7日,披露定增计划的公司已达29家。考虑到3月还未过三分之一,后续新增数量或将创阶段新高。可见,再融资新规披露后,上市公司对于定增的兴趣着实大增。
此外,在新规出台后,之前已发布预案的上市公司也掀起修改大潮。如将锁定期从一年期变成6个月、从三年期变成18个月;定增价格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改为80%;投资对象从10名增至35名等。
Choice数据显示,从新规发布日起至3月6日,修改定增方案的上市公司达178家,预计募集资金为3296亿元。
其实在3年前,定增就是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不过,在2017年2月,证监会对定增进行限制后,定增融资数量和金额便迅速下降。此次再融资新规再度松绑,又令定增融资骤然火热起来。
而新规实操过程中,如何与并购重组融资衔接,也为各方所关注。2月28日,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表示:“为便利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资金,抗击疫情、恢复生产,证监会允许上市公司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对配套融资部分做出适当调整。”
可转债切换定增
自2017年2月再融资政策收紧后,很多上市公司选择通过可转债的方式融资,导致可转债发行规模快速上升。
数据显示,可转债于再融资中所占的比例从2017年的7%左右上升至2019年的22%左右。
当此次再融资新规降低发行门槛后,就有上市公司立即选择从可转债切换为定增融资。
2月24日,中核钛白公告称,公司终止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并撤回申请文件。要知道,中核钛白为准备可转债发行已忙活了超过一年。
对于此次终止原因,中核钛白表示:“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变化,结合公司产融战略和募投项目进程,公司计划调整融资方式”。
当晚,中核钛白公布了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6亿元。
在定增与可转债的优劣方面,东方证券表示,可转债对发行人的盈利要求高于定增,并且占用债券融资额度。此外,可转债实现股权融资的效率和确定性不如定增。从发行人和原股东的角度,可转债的优势在于能实现溢价发行,且没有锁定期,发行没有时间限制。
3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致电中核钛白董秘办公室,其工作人员表示:“再融资新规出台后,认为相对于可转债,定增更适合公司,因而选择将融资方式从可转债调整为定增”。“可转债的融资项目是5个,而定增只保留了1个,拟投入资金也仅为2.3亿元,此次定增主要还是为了补充流动资金。”该工作人员进一步称。
定增融资缓解压力
无独有偶,2月27日,蓝盾股份也终止了筹划可转债发行,并于同日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
蓝盾股份可转债尚在筹划之中。目前,蓝盾股份负债状况不容乐观,再融资新规或是解了上市公司燃眉之急。
蓝盾股份2月28日的业绩快报,预计2019年亏损9.82亿元。亏损主要是因为其全资子公司中经汇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业绩未达预期,计提了商誉减值。因此,上市公司根据相关会计政策,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共约10.40亿元。
来源:蓝盾股份公告
而蓝盾股份很多应收账款便是来自中经电商客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将对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状况带来不利影响。根据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合计27.56亿元,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中有四名都是中经电商客户。这四家中经电商客户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合计约2.63亿元。
来源:蓝盾股份2018年年报
此次定增拟融资20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这6亿元是否用来还债,蓝盾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只是预案,具体需要看未来怎么定。”但她也表示,定增对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有一定帮助。
存锁价套利可能
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此次再融资新规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恢复锁价发行。
根据新规,竞价发行的锁定期为6个月,董事会确定发行对象的锁定期为18个月。
从目前市场来看,上市公司选择“锁价8折”的方案居多。天风证券认为,与原来的竞价发行产品相比,不仅发行价格预期明确,锁定期也仅延长了6个月。并且上市公司发行“18个月”产品募集资金可以全部补流,使用更为灵活。
对于投资者而言,参与定增最为看重的无疑是差价。2017年2月之前,定增市场就流行着三年期锁价定增的套利模式。彼时,定增定价基准日可在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发行期首日之中“三选一”。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会选择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定价基准,因为这样可以“价差”最大。
锁价明确价格,大幅度折价确定“价差”空间。另外,定价基准日确定较早,也可享受后续股价上涨红利。因此,三年期锁价定增在当时极为流行。
此次新规放开锁价,下调发行折扣率、重新恢复“三选一”,彼时流行的套利模式恐是否会回归?
此外,相对于实际控制权,战略投资者的认定尚未有明确认定。这也需要监管进一步明确细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