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效益初显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效益初显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效益初显 更新时间:2010-10-14 6:38:08 我国水资源调配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十一五”期间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和治污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完建工程防洪和水资源调配效益初显,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按期通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200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根据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南水北调工程将实现通水目标,其中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大批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如东线穿黄、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中线膨胀土试验段、黄河以北至漳河段、黄河以南段、引江济汉、天津干线段部分工程项目,以及世界最大规模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段等。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已顺利加高至176.6米新的设计高程。采用世界先进盾构技术的中线穿黄工程首条隧洞顺利穿越黄河底部。湖北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极大地推进了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批复设计单元工程84项,概算核定总投资约1405亿元,占已批复可研报告动态总投资2289亿元的62%;截至2010年7月底,下达投资865.5亿元,完成投资574.7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38%和25%。
丹江口库区移民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动迁安置总人口约33万人,其中湖北省18万人,河南省15万人。2008年11月,河南、湖北两省先期启动库区共2.3万人的移民搬迁安置试点工作。试点完成后,两省又于2009年10月和2010年5月先后启动了14.1万人的大规模移民搬迁工作。目前,河南已完成移民搬迁7.59万人,湖北完成移民搬迁2.5万人,一个全社会关心移民、帮扶移民的良好氛围正在库区形成。
为确保一江清水流北京,近年来,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工程建设中,把治污和环保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目前输水干线水质得到持续改善。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江苏、山东两省分别制定了41个控制单元治污实施方案,确定东线一期治污项目426项,总投资153亿元。目前,已完成399项治污项目,东线水质大幅度改善,主要污染物呈现下降的良好态势。
在中线水源保护方面,《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已完成近期投资的61%,已建在建水污染防治项目49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67平方公里。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为地表水Ⅱ类,总体保持良好。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部分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始发挥效益。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完工后,已两次向北京输水逾5亿立方米,使北京成为首个南水北调工程受益城市,有效缓解了北京城市用水危机。丹江口大坝通过科学调度,今年入汛以来,三次泄洪削减洪峰,累计泄洪逾百亿立方米,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综合效益。
东线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作为首个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行的泵站,在2006、2007年连续两年投入里下河排涝运行,累计抽排涝水2.02亿立方米。江苏段刘山闸站、解台闸站、淮安四站输水河道、江都站改造等工程建成后,也在当地水资源调配和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建成后则累计泄排涝水近15000万立方米,减少农田涝灾面积近20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