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战略号角 哈尔滨抓项目建设强市

吹战略号角 哈尔滨抓项目建设强市 更新时间:2010-9-8 7:05:09   问: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发展目标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请阐述一下此决策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首先我要说,我们提出的这个目标和战略是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和要求指导哈尔滨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们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将1000万哈尔滨人民的意志和需求作为战略谋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什么是哈尔滨人最大的意志和需求?就是要加快发展,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一级党委政府,我们的所有工作必须体现全市人民的这种意志和需求,让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得到充分实现。正是基于此,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始终强调要搞好统筹兼顾,要立足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使战略规划既体现城市空间拓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包含了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民生保障与改善、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内容。可以说,这是一个关系城市未来发展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和目标体系。

确立“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发展目标,就是要高扬超越自我的旗帜,正视自我的不足,挑战自我,超越过去的自我,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上达到新的自我,重新树立起哈尔滨的形象,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在国内同类城市中位次前移,最终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

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北跃”,关键在一个“跃”字上,就是实现发展方式上的转变、跨越、提升。核心是建设北国水城、科技新城。北国水城规划面积达578平方公里,充分利用一条大江穿城而过、众多水系纵横交错这一北方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人工开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形成“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布局,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北国水城新景观。为此,我们争取到国家水利部“水生态修复与建设”试点,目前水城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哈尔滨的发展将由此进入一个“以江为纲、以水定城、以水兴城、以水丽城”的松花江时代。水城建好后,在产业发展上要严守“高效、生态”的门槛,所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一律禁入,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生态农业。在这里规划建设13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城,吸引集聚国内外的高端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入城发展,使之成为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片沃土,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策源地。

“南拓”,就是在哈南建设工业新城,面积462平方公里,哈南工业新城将作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重点打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型装备制造、材料产业、食品医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产业等六大基地。充分依托哈南的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打造一个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城市设计现代、区域D调发展的生态型工业新城区。预计到2020年,新城的工业总产值要占全市一半以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兴”,哈尔滨要加快发展,老城区的变化举足轻重。实施城市“中兴”发展战略,主要是围绕城市面貌“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目标,立足老城区现实基础,针对老城区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大力度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老城区交通承载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城区市容面貌、生活居住水平、日常管理效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想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面复兴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格和城市文化,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大都市形象。

“强县”,哈尔滨有10个县,幅员面积5.3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000万,为991.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1.8%。县域兴,则全市兴。强县战略,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富民强县”为核心,把思想和目标定位在城乡一体化上,基础建立在现代农业上,实现途径选择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上,根本措施落实在改革开放上。我们就是要用这种新的理念和思路来谋划“强县”的进程。为了加快“强县”的步伐,每个县都要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和条件优势,自觉把自己纳入全省全市的发展战略中,谋划一个有利于自身加快发展的大题材、大题目,借势造势,走出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哈尔滨的这一发展战略确实意义重大:一、它总结出了符合本地发展规律的东西,可以此凝聚人心,明确方向。二、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管今后几年、十几年,总体上遵循不变,大家可以集中精力一直干下去。它是指导一个较长时期的大政方针,不能总变,总变不出效果,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干出效果。三、让哈尔滨发展快一点,让百姓生活得好一点,这是我的职责,同时也是为国家、民族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问:有一些人认为,哈尔滨的发展战略好是好,但铺的摊子太大了,令人担忧,你对此怎么看?

答:对于哈尔滨的发展战略,大家首先说好,但确实也有人认为哈尔滨铺的摊子太大了。大吗?我认为不大。哈尔滨市是个执行力不差,但在战略上缺少主见的城市。哈尔滨人对于发展从来不缺少议论,可到底怎么办,不清楚,缺少大思路、大主张。这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思维和心理造成的。

哈尔滨正在做的事情其实不大,它符合哈尔滨的发展规律。如“北跃”,我们规划了578平方公里,而江南老城经过百年发展才只有300平方公里。能实现吗?我认为有两个要点:一是“北跃”的范围不仅包括松北区,还包括利民开发区,也就是松花江以北到呼兰河,不这么考虑,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这个区域里,至少有200平方公里是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区,这样一看就不大了。大不大关键还要看内容是什么,我们在江北搞“以水定城”,根据这一区域河网纵横、低洼易涝的特点,确定了“两纵四横十八湖”的规划。二是正在建设的科技新城130平方公里,它搭建了一个科技平台,起点高,引起广泛响应,想要入驻者极为踊跃,目前有十几个国家项目入驻。可以说“北跃”将极大改变老城区拥堵不堪的局面,我们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在全国都是很大的。再说“南拓”,面积462平方公里,老工业基地在这里,代表性的大企业和几个区的工业园区也在这里,我们从整体上考虑,就规划了这么大。如果说,江北是科技引擎,哈南就是工业引擎,共同带动哈尔滨市发展。南部不都是大厂房,大物流也在此,保税区、内陆港、空港都规划在此,这里同时还是生态的、适合人居的区域。这里有80平方公里是新型绿地,这些功能我们都考虑到了。这样看,大吗?不大,它是客观需要、遵循规律的。但实施起来肯定有个过程,我们当然要缩短这个过程,这要靠项目,靠战略支撑,一个个项目都落实了,就不大了。可以说,没有战略,就没有项目,这是相辅相成的。现在有很多人找我谈项目,没有战略可能吸引来人家吗?战略是号角,同时是很大的题材,哈尔滨人要做好这篇文章,也要让外来人一同做好这篇大文章。

问:哈尔滨市以怎样的机制来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得到落实,使哈尔滨市宏伟蓝图最终得以实现?

答:这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为哈尔滨的宏伟目标奋斗:一是组织本地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二是处理好省、市关系,寻求省委、省政府各部门支持和帮助;三是依靠中省直企业、单位的力量,我们要为其提供方方面面服务,这些企业、单位的发展,就是哈尔滨市的发展;四是借助国内外力量,哈尔滨发展战略不是独唱,是大合唱、交响乐,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胸怀。

我们为此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保障机制,如项目建设机制、资金筹措机制、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战略成败。从当前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来看,这些问题我们解决得比较好,从而保证了各项战略工程和重点项目如期开工,顺利推进。比如我们实施“中兴”战略,已启动了全市100多条道路改造工程和面积近400多万平方米的棚改项目;在科技创新城、哈南工业新城和水城建设中,已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和前期征地工作,有许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可以说,这样的开发建设速度在哈尔滨历史上是罕见的,有人用“到处都是推土机”来形容我们的建设场面和推进速度。为什么哈尔滨会有这样的变化,机制保障是重要方面。但核心的还是人的因素。事业必须要靠人干,如何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一靠激励机制,二靠责任机制,三靠监督考核机制。在激励机制方面,我们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人人心向发展的积极性,提出要以超越自我的主动创新精神和“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加快战略展开,以革命加拼命的顽强意志克服工作困难,全市干部的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在落实责任方面,我们提出用制度去管人,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划清部门工作职责,每个干部都要签订工作责任状,一级推一级,层层推进,用倒逼机制和节点控制强化工作流程和职责,并出台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在监督考核方面,我们采用了常规考核与督办推进相结合以及改变选人用人机制的“双管齐下”举措,年初我们组织了若干个督导组,分别由市级领导带队下到部门和区县督办项目推进,效果十分明显。选拔任用干部确立了“正派政绩”的导向,我们改变以往的重要岗位选拔办法,通过公推差选提拔了五名县长,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真正做到用业绩选人,在全市干部队伍引起了巨大反响,激发了大家想事干事的热情和动力,为战略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保障。

问:哈尔滨今年要投资900亿元以上实施500个重大战略项目,这是哈尔滨历史上没有过的,市委市政府缘何下如此大的决心,有无实现的可能?

答:2010年,我市组织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实施重大战略项目500个,2010年计划投资931亿元。其中,“北跃”项目100项,年计划投资125.7亿元,着力在松花江北岸打造一座高端产业集聚的科技创新城和水绿相映的滨水生态城;“南拓”项目100项,年计划投资131亿元,全力打造“工业新城、生态新城、文化新城”;“中兴”项目200项,年计划投资540亿元,旨在全面提升老城区交通承载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城区市容面貌和生活居住水平。“强县”项目100项,年计划投资133.5亿元,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优质种植业、优质畜产品、优质山特产品生产基地。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在哈尔滨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市委、市政府为何下这样大的决心?根本原因是哈尔滨市与周边城市比发展太慢了,为何慢?投资不足。比长春,我们每年少投入数百亿元,比沈阳、大连,我们每年少投入上千亿元,人家资金从哪里来?其财政跟我们一样不可能给予保证,关键是人家想了别的办法,为何人家发展快,原因就在这里。另外,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太落后,人家棚户区没有了,我们还有1134万平方米。这样的民生问题,不解决行吗?不解决如何发展?

我们千方百计上项目、抓投资,还基于五点考虑。一是全面实施发展战略的需要。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二十九字”的发展目标和“八字”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委精神,努力践行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离不开大项目的支撑。如果没有项目,再好的目标和战略也是纸上谈兵。500个战略项目是全市大项目的缩影,只有全力抓好战略项目,以实际行动回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才能撑起“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带动投资持续增长的需要。实践证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投资是促进哈尔滨加快发展的主要催化剂,我市经济的高增长期都是资金高投入期、项目建设高潮期。2010年,我们重点实施500个大项目,就是要继续巩固保投资、保增长的良好态势,积极培育经济提速发展的助推器。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载体。500个大项目中,既有国家标准粮田建设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及产业化项目,又有东轻铝合金板带材等一批新型工业化项目,还有龙运物流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稳定“一产”,做大做强“二产”,调优“三产”,使哈尔滨市的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四是提升城乡承载功能的需要。500个大项目涵盖了5项城市交通改造、5项重点棚户区改造和4项城市环境容貌工程,将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载体功能,使哈尔滨市的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的改观。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近几年,我市连续实施惠民工程,随着一些大项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500个项目中,哈尔滨学院、农村敬老院整合等一大批惠民工程项目年计划投资超过100亿元,将给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市委、市政府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克服一切阻力和困难,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为加快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奠定基础。

问:哈尔滨市连续15年G D P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7年G D P超13%,今年又提出确保增长14%。请分析一下哈尔滨市多年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及今年确保完成14%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哈尔滨工业复苏,基础建设、民生工程投入大,拉动大,拉动内需,保证增长,社会消费增强。

具体来说,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是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有利、自身潜力发挥的好,发展就快。哈尔滨连续十多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就是因为全国经济都在高速发展,大的环境对我们有利,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十五”以来,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因势利导,在国企改制、资源整合等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与同类城市相比,我们速度还不够快,差距仍然较大,在国内城市竞相发展的态势下,我们感到发展压力很大,因此,我们提出要克服各种困难,全力确保今年完成14%的增长目标。对这个目标的制定,我们是在科学考察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自身条件基础上提出来的,依据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实现追赶战略的需要。我们要完成“晋位”目标,缩小与同类城市的差距,必须要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其次是宏观环境对我们的有利因素较多。当前,后危机时代来临,国家战略导向做出调整,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对我们这种内陆城市来说是重要的政策利好和发展信号,为我们加快城市资源整合,拉动内需,释放投资需求,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最后是自身的增长潜力较大。哈尔滨是人口近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在投资、消费和服务等领域发展潜力较大。产业基础良好,科教资源富集,对俄开放优势突出,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实事求是说,尽管近年来哈尔滨发展较快,但与周边城市比还是落后的。近两年可能还要退位,因为人家过去投入大,这两年该发挥效能了,我们现在投入,保证将来可能赶上。今年一季度我们就落后、倒退了,现在投入也不能马上赶上人家。

问:哈尔滨市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向来是并存的,请问对哈尔滨市又好又快发展构成阻力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做任何事都会有困难,做大事困难就会更大。我们这次提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充满着挑战,困难也很多。最大阻力在于自身传统思维和习惯,现在只是初步实现了超越自我。我们过去不如人家,不是被人家打败的,是自己把自己打败的。只有自己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超越。因此,解放思想在哈尔滨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问题,是在克服和解决一个个困难和矛盾,实施一个个项目当中实现解放思想的。

另外,阻力还来自于体制机制陈旧、经济结构不优、发展基础薄弱等,这也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想问题、意识问题。我们提出“超越自我”,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自身的思想、意识、理念等问题。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一变天地宽嘛。许多事实证明,成功与胜利都是源于在巨大困难面前战胜了自我。目前,“超越自我”已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共识并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今年几百个项目同时启动和开工建设,我们在解决了资金、土地指标等大家普遍担心问题的基础上,克服了恶劣天气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各项工程进展顺利、组织有序。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做到了。这就是“超越自我”的极端重要性。破解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更要“超越自我”,这种超越是思想深处、灵魂深处的超越,是化蛹为蝶的过程,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艰难的,但是不经历这种痛苦和艰难就不会有美的绽放和升华。

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严峻挑战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调整哈尔滨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回避地摆在哈尔滨人民面前。请问哈尔滨市有这方面规划或行动吗?

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要讲“绿道理”。如今传统的高碳增长模式面临着转型的压力,继续按老路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必须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哈尔滨的发展度和谐调度。所以,我们面临的是双重压力,一是奋起追赶、大发展、快发展,二是讲绿道理,好发展、低碳化。

去年市委召开过全会,我在那次会议上分析过,哈尔滨的产业结构问题很多,主要是工业规模不大、总体不强、产业不新;农业主要是基础不强,现代农业层次低、水平差;第三产业主要是层次不高、大项目不多、品牌不响。因此,哈尔滨在进行大的空间结构调整时,一定要着手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抓住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推动各次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转化。抓紧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领域及其它高科技领域谋划战略新产业。抓紧提升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化搞好谋篇布局。下步还要在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上做好提档升级规划,力争在三年内有较大突破。

当前,区域竞争已超越了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软硬环境优势的竞争层面,向生态环境竞争转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所在。因此,我们在研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提出了“5个坚持”:一是坚持跨越发展,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四是坚持绿色增长,五是坚持共建共享。目标是把哈尔滨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发展型”城市。我们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和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出台鼓励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激励政策,搞好松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加快实施节能减排等方面,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那种仅在旧的发展模式上贴个绿色发展、低碳化标签的讨巧做法,是很难奏效的。我们正在建设的哈南工业新城、科技新城都是符合低碳、节能减排要求的,我们正在建设的“万倾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将恢复、再现原生态,我们正在建设的江北水城就是低碳城区。我们决不能做危害子孙后代的事。

bitget安卓下载

bitget交易所

bitget平台靠谱吗

bitge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