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盛基金板块扩编:牵头组建百亿规模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国盛基金
6月20日,第二届长三角产业创新峰会暨铜陵产融发展论坛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当天,铜陵市政府、上海国盛集团、安徽国控集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长三角(铜陵)融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揭牌和签约仪式,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产业资本服务中心也在本次峰会正式亮相。
会上,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寿伟光宣布,当前国盛集团正牵头组建“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探索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目标规模1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15亿元人民币。
这是2018年11月上海国盛成立发起“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后,该公司组建又一个关于长三角方面的基金。
此前的“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首期规模25亿,首批资金投入了上海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和5G通信产业,而6月20日揭牌的“长三角(铜陵)融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就是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的资本市场业务运作平台。
签约仪式现场
长三角如何
分工融合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寿伟光认为,将呈现分工融合的新态势,世界级城市群必然有世界级的水准,分工合作必然是当今国际的潮流大势。
在寿伟光看来,分工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从产业上看,将从加工链协作向价值链协同转变。价值链协同,就是企业的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市场中心、财务中心等将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加快形成合理分工的新格局。
从创新上看,将由各自突破向协同创新转变。2016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签订了系列的制度框架协议,协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着力破解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政策性的瓶颈和障碍,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
从制度上看,将从协商共建向顶层设计转变。中央审议通过的《规划纲要》,更加强调跨区域的制度创新,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加快打破“边界壁垒”,加快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性经济”转变。
寿伟光认为,当务之急是调整区域的产业政策逻辑和产业政策方式,加快确立以竞争中性规则为主导的政策体系,营造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激励企业在公平竞争基础上持续创新,这也是设立长三角先导示范区的使命所在。
国盛集团作为上海市属国资投资运营平台,寿伟光曾提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中,应重点围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和协同、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这“五大发展目标”精准发力。
科创板开板和注册制试点契机
在当天的演讲中,寿伟光表示,国有资本平台应抓住当前科创板开板和注册制试点的历史性契机,乘势而上,构建长三角科技金融生态圈,率先探索科技金融的“长三角模式”,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插上“科技”与“金融”的双翼。探索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战略项目承载+科技金融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支持系统。
此前国盛集团牵头,联合长三角其他省市的国有资本平台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被定位为“两个平台”,即长三角产业创新的资本投资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
6月20日成立的长三角(铜陵)融合发展基金,就是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的资本市场业务的专业运作平台,与注册在上海的产业创新基金互为倚角、互为支撑,分别发挥“桥头堡”和“根据地”的作用,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资源在长三角优化布局。
寿伟光还分享了一个基金运作较成功的案例。由长三角基金牵头,联合铜陵发展投资集团、上海长风汇信基金等机构,以3.75亿元人民币参与全球光模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的非公开发行,中际旭创又将本次非公发所募集的一半以上资金,近9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铜陵光模块产业园。
寿伟光对此表示,长三角基金通过这个项目探索了一条以“基金+上市公司+落地项目+产业园区”模式,支持和培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既降低了政府直接参与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退出难”的风险,又以有限资本的加速周转,不断释放资本支持产业发展的放大效应。
而6月20日宣布组建的“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也是走产业基金类似模式,是探索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总抓手,也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长三角乡村振兴也理应走在全国前列。”寿伟光对此表示。
在乡村振兴上,上海国盛集团在2018年就开始了探索,上海吴房村试点就是非常成功案例。
2018年底,盛石美丽乡村科技发展合伙企业代表国盛集团,投资入股吴房村美丽乡村运营平台上海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为持股35%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再导入汉能、中车城市交通、上海农科院、以色列阿森沃亩等知名产学研资源,将吴房村打造成为新型产业社区及青村镇全域的招商窗口,使产城乡一体化示范社区的构建成为可能。
目前,吴房村形成了22个产业板块、13个配套板块和7个乡镇基地。
“国盛集团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形成了‘产业+基金+基地+智库’的组合模式,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青村镇-吴房村试点探索形成产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后续计划以金山为第一站在上海近郊推广,继而扩展到长三角其他区域,推动实现长三角产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海国盛集团一位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
不是国有资本唱“独角戏”
作为上海市属两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之一的上海国盛集团,在2018年发起组建了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国盛海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纾困基金)、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上海军民融合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四只基金,基金总规模740亿元。在监管从严、资金面偏紧的市场环境下,合计完成首期募资170亿元。
“目前国盛集团基金板块正在快速壮大,2019年以来,已经组建多只投资基金,涉及到多个产业层面。”上述国盛集团人士对此表示。
寿伟光此前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国盛集团要发挥国资重大产业投资平台、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和国资市场化融资平台的功能性作用,需要根据“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合作、构筑大通道”的战略取向,通过产业基金市场化运作,聚焦重点,集中资源,助推上海加快建设规模体量大、成长性高、引领性强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并逐步服务和辐射长三角地区,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机制、新方式、新手段。在实践中,国盛集团设立各类投资基金,不是国有资本唱“独角戏”,根本目的在于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放大资源配置功能和产融结合效应,引领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搞“大合唱”,支持和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良性循环,更好地服务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在运作方式上,寿伟光强调,国资主导的投资基金一定要观大势、把方向、谋全局,注重战略引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需要放在首要的突出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