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0 17:24 |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社评选出2018年国内十大新闻和国际十大新闻。

【2018年国内十大新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是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最高立法机关第五次对国家根本法的修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是我国坚持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举行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向阿兰·梅里埃等10名国际友人颁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顺利推进

3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此后,多个新组建部门陆续挂牌亮相。截至11月底,随着上海等地公布省级机构改革方案获批消息,全国31个省区市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已全部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4.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

11月5日至10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此次进博会首次进入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达578.3亿美元。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5.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为保持民营经济发展势头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注入了坚定信心。

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12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5个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环保督察在全国大范围展开,对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7.海南全境建设自贸区并探索实行自由贸易港政策

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要求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第二步,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自由贸易港在海南的首发落地,不仅意味着海南拥有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更大权限,更意味着中国在打造高水平开放形态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8.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这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大桥建成将极大便利居民通行,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

9.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与此同时,我国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试验,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成功诞生,北斗导航系统开始服务全球……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中国科技全面发力,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稳步迈进。

10.个税起征点上调

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上调为每月5000元。这是自1980年个税立法以来的第七次修改,与上次修改时隔7年。此次修改的最大亮点在于开启了从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把以前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作为综合所得,按照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税。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2018年国际十大新闻】

1. 四大主场外交彰显中国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举行,为世界发展贡献亚洲智慧和亚洲方案。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开启了该组织发展壮大的新征程。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为今年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习近平主席出席四大主场外交活动,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宣布中国开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增添正能量。

2.叙战场形势快速发展,政治进程现曙光

4月14日,美国、英国和法国以叙利亚涉嫌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在未获联合国授权情况下对叙发动军事打击。另一方面,俄罗斯同伊朗、土耳其等国就叙局势多次斡旋并加大在叙军事行动力度。12月18日,俄、土、伊三国外长与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会晤,宣布将为协助启动叙宪法委员会工作作出努力。次日,美国政府宣布,随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战事取得成果,准备撤回驻叙美军。在国际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出现新的积极势头。

3.东北亚局势柳暗花明,中方作为赢得国际社会称赞

2018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同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百日内3次会晤,开创中朝高层交往新历史。4月27日,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之后,朝韩领导人又两次会晤并签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6月12日,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两国在任领导人史上首次会晤。中国在朝鲜半岛形势转圜中发挥积极作用,赢得国际社会称赞。同时,中日、中韩关系取得新进展,中日两国领导人年内实现互访,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

4.“美国优先”成“美国独行”,单边举动危害多边体系

5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重启对伊制裁。6月,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10月,美国又先后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相关议定书和万国邮政联盟,并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美国还将继续减少承担联合国维和经费的份额。美国政府以“美国优先”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退群”之举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损害了自身的国际信誉,也为全球治理蒙上阴影,对多边体系造成冲击。

5.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保护主义威胁经济复苏

今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挑起贸易战,多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中国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守底线,争取共识,努力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同时,美国对欧盟、墨西哥、印度、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也频频挥舞关税大棒,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不确定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1月发布报告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关税上升将拖累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导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6.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大会谋划应对

2018年全球多地极端天气频发。8月,印度遭遇百年来最严重洪灾,受影响人口超过540万;欧洲大部分地区春夏经历异常高温干旱,很多国家气温破历史极值;北极圈内的高温持续时间也创下纪录。专家认为极端天气增多无疑是气候变化的结果。12月在波兰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近200个国家就下一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细则达成一致,这标志着本届大会完成了对《巴黎协定》具体实施规则的谈判。

7.“帕克”号抵近探日,嫦娥四号开启探月新旅程

8月12日,美国宇航局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该探测器将飞行7年后抵达太阳的日冕层,这将是人造航天器首次抵达恒星大气层。11月5日,“帕克”第一次抵达近日点,距离太阳表面1500万英里,成为目前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12月8日成功发射,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嫦娥四号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之后,最终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日、探月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对人类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具有重大意义。

8.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

9月7日,“一带一路”倡议迎来5周年。5年来,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超过60%的人口和全球1/3以上的贸易。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9.欧盟放行“脱欧”协议,欧洲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

11月25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特别峰会上正式通过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这是英国和欧盟“脱欧”谈判一年多来取得的关键性进展。但“脱欧”协议还需英国议会及欧盟其他各成员国分别批准才能生效,英国“脱欧”之路并非坦途。此外,难民问题依然困扰欧盟,各成员国围绕难民配额分配、责任分摊等问题争吵不断。难民大量涌入也导致民粹主义等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抬头。欧洲一体化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10.G20峰会机制启动10周年,中方推动达成多边主义共识

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举行。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G20峰会机制启动10周年。在中方推动下,本次峰会就重大国际问题——包括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达成共识并通过领导人宣言。这次峰会的成功是坚持多边主义的胜利,再次表明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符合人心所向,顺应大势所趋。

(原标题《人民日报社评出2018国内十大新闻》、《人民日报社评出2018国际十大新闻》。编辑 陆乐 倪冰)

欧大师隔热门窗

欧大师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系统节能门窗十大品牌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