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长成记
“全球第二”长成记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而立之年。三十年K线,演绎了多少荡气回肠的经典瞬间;三十年牛熊,孕育了多少涨与跌的对称美。30年来,总市值的增长、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三条主线贯穿了A股前行的足迹,也折射出A股成长的力量。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就A股市值增长的因素很多,包括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蓝筹股估值提升、投资者财产管理需求增加、国际化水平提高等。
市值与GDP同步增长
30年来,A股市场总市值与GDP同步增长,目前的市场规模与GDP水平均位列全球第二位。
数据显示,1990年末,A股上市公司数量仅有8家,总市值不到24亿元;当年我国的GDP水平为18872.87亿元,A股市值占GDP比例仅为0.13%。而截至2020年12月16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增加至4112家,总市值达到83.83万亿元。若按照2019年65.81万亿元的总市值和99.09万亿元的GDP水平计算,A股市值占GDP比例已达到66.41%。
从全球各主要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OMX分别以24.85万亿美元和18.01万亿美元位居前两位;上海证券交易所紧随其后,以6.72万亿美元排名第三;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分别以6.59万亿美元和5.90万亿美元排名第四和第五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为4.98万亿美元,位列第七位。如果按照国别计算,我国的上交所和深交所合计总市值将近1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合计总市值,位居全球第二位。
吴晓求详细解释了A股市值增长的原因,他说:“30年来,上市公司从8家变成现在的4000多家,许多蓝筹股市值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本市场的作用逐渐提升,科技型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占比显著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财产管理的需求增加,资本市场投资者规模越来越大。另外,近年来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QFII、RQFII作为投资者也推动了市场发展。”
吴晓求强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有三座“丰碑”功不可没。一是沪深交易所设立,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二是股权分置改革,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规范的时代,可以说没有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就没有今天80万亿元市值的市场;三是注册制改革,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时代,让市场来定价,重视存量并购重组,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对于推动A股市值成长的力量,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挂牌对象不断扩围,从一开始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融资和改革上市,扩展到了服务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等融资;从单一的主板市场,扩张到了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挂牌对象不断扩围,带来了资本市场快速扩容。市场容量扩大,也可以包容更多企业上市,形成市场扩容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从行政审批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标志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发行制度改革提升了市场包容性,更是市值扩容的重要制度基础。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股市市值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与经济连续高增长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最开始,资本市场的建立是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为国有企业解困,因而走出了这一步。这一步可以说走得非常谨慎,但也非常成功,创造了很多故事和奇迹。随着经济体量增大,民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资金需求,资本市场也逐渐稳步扩容,慢慢达到今天的规模。”
上市公司快速成长
30年来,上市公司业绩平稳增长,公司治理不断改善,成长性超越同期经济增速。同时,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意识逐渐增强,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呈现加速度上升。
数据显示,2019年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为3.84万亿元,较1990年的53.99亿元增长709倍,较2000年的1588.37亿元增长23倍,较2010年的1.80万亿元增长1.13倍。而同期我国GDP的累计增速分别为51.50倍、8.88倍和1.40倍。
若从30年来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历年变化来看,整体上经历了大幅波动到回归平稳的过程。2010年之前,多个年度的同比增速水平超过50%,但也不乏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近十年来,净利润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0-20%之间的水平。
针对上市公司近30年来的成长,吴晓求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公司质量变化的核心是发行制度改革,要让一个未来有成长性的企业上市,这非常重要,因为评价一个公司的价值只能通过市场来完成。公司治理改善有利于公司能够按照监管准则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董登新表示:“30年来,我国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加大了信息披露监管,对上市公司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上市公司的诚信和法治意识都得到大幅提升。尽管仍然存在财务造假的情况,但在大方向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来越高,从包含的内容、时效性、准确性、充分性上都有较大提升。”
在董登新看来,30年来上市公司质量的成长,还体现在诞生了一大批白马股、大市值股上。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很多企业很难有规模做大、盈利能力做强的机会,也就很难成为服务经济民生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30年前,截至1990年末,A股市场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为云赛智联,当时的市值仅为10亿元。而到了2000年末,市值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到62家,其中宝钢股份以678亿元的市值位居首位。
进入21世纪,大批金融股和能源股集中上市,截至2010年末,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计38家,其中中国石油以20535亿元的市值位居第一。2011年以来,大市值股的数量进一步加速增长,行业分布上也反映了经济结构变迁。截至2020年12月16日,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到132家,有8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万亿元,其中贵州茅台以2.31万亿元的市值排名榜首。
另外,在分红指标方面,30年来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超过10万亿元。若从各年度累计分红的变化趋势上看,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1990年上市公司累计分红仅为0.15亿元,到了2000年,迅速增至304.29亿元,2010年进一步增至4984.99亿元;2019年上市公司的累计分红已超万亿,达到13601.35亿元。
董登新表示,从现金分红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越来越有责任感,对投资人回报意识越来越强。从过去的“一毛不拔”逐渐增大了对投资者的回报,是比较重大的进步。
机构投资者队伍发展壮大
30年来,基金、险资、QFII等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募基金的总规模达到18.31万亿元,较2015年的8.40万亿元增长1.18倍。
险资和QFII的持仓市值也逐年提升。数据显示,2005年末,险资持仓市值仅为33.59亿元,而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该数值增长到16193.58亿元。QFII持仓市值在2003年末为6.97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该数值已增至2384.52亿元。
董登新表示,这30年来,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在类型和数量上都比较多。整体来说,机构投资者规模体量还是比较小,做长期投资的机构是市场上最大的短板,也是将来努力的方向。比如,从长期投资者来看,养老金约有10万亿元的可投资规模,但投资到股市的占比较低;公募基金当前约有18万亿元规模,但股票基金净资产占公募基金的比重不到10%;保险资金购买股票和基金的比例也只有10%左右。
“这正是未来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增加的潜力所在。”董登新表示,未来养老金、公募基金之中的股票型基金、保险资金这三大类应当成为股市长期资金的主力部队。另外,金融机构应当着力于开发出更多中长期权益类产品,满足家庭理财需要。把“短钱”变成“长钱”,让散户不是直接到股市去搏杀,而是通过这些产品进行专业投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改变市场生态、投资理念。
吴晓求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占比较初期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任何市场都会有散户,但散户占据主体会影响市场发展。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既有发展初级阶段的因素,也与机构投资者能力不足、信用不好有关。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能力还需要大幅提升,特别是要提升信誉度,不能出现“老鼠仓”、内幕交易等。
刘锋表示,30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实现了从“0”到“1”的变化,这非常不易,但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和成熟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与机构投资者本身的发育有关,因为其缺乏经验、人才较少。未来机构投资者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自身发育速度和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人才制度也需要国际化,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
“要提高的能力很多,包括风险管理能力、合规能力等,业务不能是一上来就不敢做了,不是管、卡、压,而是要在合规的前提下把业务做成,这方面机构投资者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刘锋强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